原標題:幼兒園和教育培訓機構扎堆 華新路的文藝氣息正悄悄褪去
探因
華新路沒有景點,僅憑“文藝小資”難吸引大批游客來消費
華新路周邊幼兒園、小學不少,給了教育培訓機構發展空間
華新路上幼兒園和教育培訓機構扎堆,老別墅的文藝氣息漸漸褪去。(本報記者林路然攝)
海峽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林路然 見習記者 湯海波 張江毅 實習生 蔡鈺婷) 蜿蜒的小道旁是異國風情的洋房,精巧的庭院飄出陣陣花果香——說起華新路,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寧靜別致的詩意生活。然而,近期有消息傳出,在華新路頗有人氣的不在書店或將關門,轉型為幼兒園。大家在驚訝的同時發覺,近兩年來,華新路的文藝氣息正悄悄褪去,不少老別墅轉而成為早教、私塾、兒童英語閱讀等教育培訓機構。
連日來,記者走訪華新路,探訪老別墅背后的變化。
別墅月租三四萬知名餐館也關門
走在華新路上,除了私人宅院,抬眼可見的幾乎都是幼兒園和教育機構,和文藝路線沾邊的只剩不在書店和32how咖啡館。這里的老別墅,曾吸引一批咖啡館、書店、私房餐館等小資情調的店鋪入駐,華新路也成為文藝范的代名詞。“我們是2007年來到華新路的,算是比較早開辦的咖啡館。”32how咖啡館的負責人王雪松回憶,約在2010年左右,華新路及周邊迎來了一波開辦咖啡館、紅茶館、紅酒吧、私房餐館等的小高峰,就連咖啡館所在的這棟老別墅,原先也曾進駐多間文創工作室。一些市民還記得,彼時來到華新路,盡管各個私人宅院的大門前貼著“門口不許停車”的告示,但道路兩旁仍停滿了車。
“后來文創工作室都搬走了,我們咖啡館就租下了整座老別墅。”王雪松說,前幾年紅茶館、私房餐館一家家離開。記者走訪發現,華新路26號曾是一家頗具知名度的餐館,如今已變為“愛彌兒早教園”,而公園西路51號也從咖啡館變為“愛悅兒英語匯”。
數年間日益上漲的租金,或許是華新路變化的主要原因。王雪松說,以前一棟別墅的月租金在1.5萬元至2萬元,如今已經達到三四萬元,若是店鋪單一走文藝、小資風格,很難維系下去。不在書店的負責人拒絕了采訪,但他在朋友圈里透露,之所以打算將書店變為幼兒園,與虧損有關。
事實上,華新路的文藝范和鼓浪嶼頗為相似,但與后者相比,華新路少有網紅店,沒有景點,難有競爭力。大多數游客來此探奇,也只是拍拍照,并不是消費的主力人群。“暑假游客會多一些,其余時間光顧咖啡館的都是市民,我們的會員消費比例比較大。”王雪松坦承,他們一直在拓寬經營方式,例如開辦咖啡學院、打造花磚品牌等,來延續咖啡館經營。
辦教育培訓機構以應對租金上漲
扎根于老別墅群里,育德教育培訓機構從2003年開辦至今,算是華新路上最早的培訓機構之一。“大部分教育培訓機構都是這兩年開辦起來的。”負責人楊先生見證了華新路成為教育培訓一條街的變化,他認為,華新路有三家民辦幼兒園,周邊又有華僑幼兒園、第一幼兒園、園南小學、公園小學等,早前大家對教育培訓還未如此重視,現在父母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了拉著孩子補習培訓的意識,各個教育培訓機構才像雨后春筍冒了出來。
愛彌兒早教園是今年正月開門營業,是最新加入華新路教育培訓行列的機構。負責人潘女士提到,看準華新路老別墅的重要原因在于,附近都是市中心的學區房,搬入的新居民擁有較好的經濟條件。該早教機構有30多名孩子,每人每月學費在3900元上下,另一個英語興趣班有100多名學員,每人每年的會員費是12000元。教育培訓更容易支持老別墅不菲的租金。
【觀點】
教育機構扎堆華新路大家怎么看?
愛彌兒早教園負責人潘女士表示,華新路老別墅獨門獨戶,擁有室外庭院,毗鄰中山公園,這都是教育培訓機構的吸睛點。另一些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華新路及周邊的教育培訓機構目前各有特色,能形成集群效應,吸引家長前來。
也有市民持觀望態度,住在中山路旁的衷女士認為,華新路一帶還沒有什么具有品牌知名度的教育培訓機構,她會優先考慮品牌知名度更高、場地更為寬敞的教育培訓機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全最權威!福州市教育局公布311所正規、141家非法教育培訓機構名單2018-03-20
- 五位家長輕信教育培訓機構 欲買名校學位上當2016-12-3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