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風寶寶”拖拖拉拉 廈門或現8月史上最長暴雨
◆湖濱南路湖濱東路交叉口積水嚴重
海峽網8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受熱帶輻合帶(還沒長大的臺風)影響,昨日廈門出現持續性強降雨。特別是昨天8時至15時,島內出現特大暴雨,沿海一些區域出現嚴重積水,積水深度超過50厘米以上。昨天10時20分廈門市防汛辦啟動思明、湖里、翔安區防暴雨洪水Ⅰ級應急響應,各區轉移受災群眾149人次。
自8月26日開始,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過程雨量大,與歷史同期相比已呈現出異常偏強的態勢,有可能成為廈門氣象史上8月最長暴雨過程。
雨情 最大降雨量135.2毫米
昨天,廈門發布了最高級別的紅色暴雨預警信號。
發布紅色暴雨預警的標準是:當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
昨天,暴雨來勢洶洶,雨勢兇猛,降水卻很不均勻。據廈門市防汛辦發布的數據,昨天8:00至15:00,思明區降雨102.4毫米,湖里區降雨101.13毫米,海滄區降雨41.92毫米,集美區降雨29.48毫米,同安區降雨25.87毫米,翔安區降雨78.81毫米。全廈門出現降雨大于50毫米的站點有102個,其中超過100毫米的站點有28個,最大站點出現在中華街道為135.2毫米。受暴雨影響,島內外部分區域出現積水,個別地方出現內澇災情。
本次降雨過程,時間長,雨量大,根據市氣象臺預測,今天低壓系統繼續西移,廈門上空偏南氣流略有減弱,仍達到急流強度,廈門地區仍有明顯降水,沿海地區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及6到8級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由于這輪強降雨的特殊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氣象、防汛部門的預警和應急響應也打破了常規。8月26日11時市防指啟動防御暴雨洪水三級應急響應,昨日8時30分啟動防御暴雨洪水二級應急響應,昨日10時20分,又將思明、湖里、翔安區防御暴雨洪水應急響應等級提升至最高等級一級。
搶險 全市排除159處積水點
啟動應急響應后,廈門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各區各相關成員單位巡查道路1844條,排除積水點159處,清理雨水箅8034個,清理排水口垃圾2340米,檢查地災隱患點111處,處理滑坡1起,巡查排查危房15幢共103間,轉移危險區域群眾419人,轉移受災群眾149人次(其中轉移受困群眾30余名)。
出動環衛工人6394人,清掃垃圾1136噸;市管道路公園排查加固樹木240株,新增樹撐230根,修剪樹木50余株,各項市政設施運轉正常。
往年容易積澇的廈門大學附近,沒有再現“看海”的情景——廈門市政園林局預置2臺“龍吸水”、廈大預置1臺移動抽水泵前往現場抽水,位于凌云附近的截水溝也發揮了有效作用。至昨日11時許,校內積水已抽取完畢。
暴雨來襲,多處路段積水,廈門公路部門第一時間趕往現場處理。昨日上午10點,白城隧道入島洞口積水超出路沿石,面對白城隧道口崗亭處積水達15厘米、白城隧道內個別雨水井淤堵、井蓋水外冒,養護工人立即打開雨水井、清理積水、擺放警示牌,請來管道清淤車,奮戰半小時后,路面恢復正常。
同一時間,環島干道仙岳下穿通道出島方向同樣發生積水情況,最低點積水深度達1米,為確保不影響交通秩序,工作人員立即雙向關閉仙岳下穿通道,泵站工作人員開啟6臺水泵對路面積水全力加排,一個半小時后,道路積水抽干,交通恢復通行。
截至昨日18時,廈門公安110指揮情報中心共接涉暴雨警情480起,其中積水警情191起,人員被困警情44起、樹木倒伏9起。上述警情均指令有關部門到場妥善處置,及時救助了受困群眾和被困車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截至昨日15時,廈門市區各積水點大部分已處理完畢,道路基本恢復通車。
調度 部分水庫預泄迎峰納洪
針對連日來持續性強降雨天氣,廈門市防指及時響應,通過科學調度廈門部分水庫進行預泄迎峰納洪,確保安全度汛。
各區高度重視此次強降雨防御工作,針對各自區域內的水庫情況展開全面組織排查和預泄工作。目前,思明區筼筜湖已經進行預泄,集美區小龍潭、二龍潭、風景湖3座小二庫和杏林灣已經預泄;海滄區兩二和過坂水庫預泄,同安區蓮花、美人山、大坑、壩仔4座水庫進行預泄,翔安紅志水庫、張埭橋水庫、埕前水庫、軍民水庫等4座水庫也進行泄洪。
導報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5時,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庫庫容為8850.22萬方,庫容百分比49.53%,可以容納未來強降雨水量,確保水庫安全。
提醒 這些地方最近最好別去
廈門市國土房產局與市氣象局昨日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計8月29日10時30分至30日10時30分,廈門市有高地質災害風險(二級、橙色),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可能性大,請民眾加強防范。
相關部門提醒,連日強降雨,讓廈門的地質災害風險升級。部分山區土壤水分已經接近飽和,建議市民不要在近期去游玩。全市的地災易發地段主要位于同安區的汀溪鎮和蓮花鎮、翔安區的大帽山農場和新圩鎮、集美區的后溪鎮和灌口鎮、海滄區的蔡尖尾山以及廈門島內的狐尾山-仙岳山-園山、鴻山-東坪山-云頂巖一帶。
導報記者 朱黃 林毅彬 崔曉旭 孫春燕 鐘炳祥 吳曉平 陳巧思 通訊員 廈公宣 鄭巧蓮 張桂燕 文/圖
降雨預計周末結束
從熱帶云圖上看,帶來大雨的這片云系主體位置移動緩慢,還是在臺灣海峽南部海面上,在福建中南部到廣東依然有大面積的降水云團覆蓋。廈門今日仍有暴雨,到明天仍將出現較強降水過程。
到了本周五,副熱帶高壓將向西伸展,它將引導降水云團西移,廈門的降水減弱,預計到周末才會結束。
導報記者 李學清
氣象分析
一天“下”了19個湖邊水庫
這幾天的強降雨是怎么形成的?氣象專家分析,這幾天的雨水,是受到熱帶低壓擾動西移的影響(還沒長大的臺風)。隨著臺風胚胎整體不斷深入內陸,降水云團將從海上覆蓋過來,雨勢將明顯增強,廈門地區普降暴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
這個“臺風寶寶”,除了攜帶的雨水豐沛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走得慢”。因為慢,所以對廈門的影響時間就長。它自西南向東北移動,在推進過程中,形成了“列車效應”——排列成串的對流云像一節節車廂,從廈門上空掠過,傾下如瀑的雨水。
用湖邊水庫來做個參照。根據廈門面積來計算,全廈門平均下2.5毫米的雨,就相當于一個湖邊水庫的容量。昨天8:00至15:00,廈門地區平均降雨量為48毫米:全市大約相當于下了19個湖邊水庫的水量。
具體到各區,思明區面積約84平方公里,平均雨量102.4毫米,相當于2個多湖邊水庫的水量;湖里區面積約74平方公里,平均雨量101.13毫米,也是將近2個湖邊水庫的水量;翔安區面積411平方公里,平均雨量78.81毫米,相當于近7.5個湖邊水庫的水量;集美區面積約276平方公里,平均雨量29.48毫米,相當于2個湖邊水庫的水量;同安區面積657平方公里,平均雨量25.87毫米,相當于4個湖邊水庫的水量;海滄區面積186平方公里,平均雨量41.92毫米,相當于1.5個湖邊水庫的水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