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書。
他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仕強被企業界尊稱為:中國式管理大師、華人三大管理學家之一、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最令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在課堂里他是幽默風趣的老人,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很容易接受,聽之受益匪淺。
曾在廈門上中學 4年前回廈演講
4年前的11月6日,受臺海網、海峽導報的邀請,生于福建、長于臺灣的曾仕強教授回到他曾經上學的廈門,奉上主題為《領導管理與統御智慧》的演講,以易經之道論述“中國式管理”,并對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管理與領導統御藝術進行剖析。
在數日的公開演講及參觀行程中,他講文化、講管理、講兩岸、講形勢,每時每刻都在傳遞著他心中對中華傳統文化強烈的推崇和自信心。
80歲高齡論道“中國式管理智慧”
每一場演講,曾仕強教授都會用獨特的易經研究視角,結合古今思想比較、中外學術差異,從一個權威的角度全面解讀易學文化的深邃內涵,探尋中國式管理的獨特奧秘,體味現實生活的“易行”智慧,為聽眾帶來一次神奇而又輕松的易經之旅。
有人形容,聽曾仕強教授的演講,在如沐春風之余,不斷透過其精準獨到的慧眼,入情入理的剖析,讓我們擦亮眼睛,重新審視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深遠價值,再度喚醒身為一個中國人的信心和尊嚴。特別在詮釋固有中華文化精髓,不管是中國式管理、《易經》、諸子百家典籍等,曾教授說來更是引人入勝,令人拍案叫絕。
近些年來,他頻繁地應邀到世界各地演講,傳播著中華文化。“我這輩子任務只有一個,就是要把中國人的道理說清楚,讓中華文化的特長和精髓發揚光大。”
年輕創業者更需要國學智慧
在常年研究易學的曾仕強看來,易經的智慧對當前各個領域的創業者很有意義,尤其對自主創業的年輕人很有指導意義。
他認為,現在年輕人創業跟父輩已經不同,以前市場不成熟,哪行都可以去做;現在市場比較成熟,行行都“滿”了,每一代都有不同的難題。“年輕人創業的關鍵在人、在團隊精神。”曾仕強說。
曾仕強認為,國學智慧是創業者和企業管理者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其核心在于“變與不變”,對構建和諧社會非常重要。“經營一個企業,包裝、價格、材料、行銷方式……這些是不斷在變的;而你要遵紀守法、善待員工、誠實守信,這些是不能變的。善于‘改變’,并堅守‘不變’,企業就能有序經營,走得更遠。”
“不要太擔心被西方文化入侵”
“39歲開始讀《易經》,到現在讀了40多年,讀《易經》讀到最后,會發現老祖宗講的話都是對的,人有多面性,有些是我們理解錯了,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對老祖宗要用恭敬之心。不要以批判的心理去讀經典,否則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經典里面要讀的我推薦三部,《易經》《論語》《道德經》。”在廈門的那場演講中,曾仕強時時“貫穿”著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現在有一部分人在擔心中國的年輕人會被西方文化侵蝕,對此,曾仕強卻很“淡定”:“全世界的人被中國人同化都很容易,但要同化中國人很難。我們的文化,‘化’字很厲害,所以不要太擔心被西方文化入侵”。
未來中國人要走什么樣的道路?“我們要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就是要‘中學為用,中學為體’,我們的‘學’是道學,是‘體用合一’的,通俗地講就是‘天人合一’。”曾仕強說。
“2049年中國將會變成世界第一強國”
上世紀70年代末曾仕強教授在臺灣率先提出中國式管理理念,他強調中國人的本性特征,認為中華民族是具有高度智慧和獨特處世哲學的民族,1990年他首次來到大陸,在中國科技大學授課,他預言21世紀必將是中國人的世紀。
在此次廈門的演講會上,曾仕強更是大膽預測:2049年“中國將會變成世界第一強國”。他信心滿滿地說:“9是中國的幸運數字,1949年成立新中國,1979年改革開放,2009年中國人站起來、富起來、神起來了,按照我的預測,2049年,中國將會變成世界第一強國。”
對于全球未來的發展走向,曾仕強認為,“世界走到這個地步,非‘地球村’不可,以西方為主導絕對不可能實現‘地球村’。這就是為什么中華文化要復興,中華文化的內涵就是大同,是包容。‘地球村’只有‘世界大同’才能實現”。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曾仕強去世原因又是癌?《百家講壇》國學大師曾仕強個人資料2018-11-12
- 曾仕強去世怎么回事?曾仕強是誰個人資料去世原因是什么2018-11-12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