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首例!廈門市集美區檢察院完成機器人協辦公益訴訟
▲施工單位采用高科技機器人探測儀對管網進行排查
究竟是哪些企業排污?機器人來查清!近日,集美區檢察院完成了全省首例借助機器人探測技術辦理公益訴訟的案件。
據介紹,因地下管網復雜導致污染源難查清,集美區檢察院創造性地采用高科技機器人探測儀檢測管網辦案。這是福建省首例借助機器人尖端科技辦理公益訴訟的案例,良好的辦案效果也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西井溪水質明顯好轉,有望恢復昔日波光粼粼、兩岸綠樹成蔭、飛鳥啁啾的美好景象。
1案發:黃色工業污水流入溪中
近日,集美檢察院在集美生態環境公益微信群平臺上收到一則西井溪水域污染的“爆料”,該院干警們立即迅速行動,聯系當地河長辦,前往現場調查。
當時,關于西井溪的污染線索只有短短一句話,樸素的黑色字體浮現在手機屏幕上,卻足以震動人心——“某公司旁的雨污管道排放棕黃色的工業污水入西井溪”。
現場的情況更讓檢察干警與河長辦工作人員心生焦灼。溪水被棕黃色、黃褐色、灰色悉數覆蓋,濃烈的色塊隨著水流匯聚、旋轉、糾葛成猙獰的巨獸之口,行將吞噬植株、土壤。
面對西井溪存在嚴重工業污染的事實,集美區檢察院依法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廈門市環境保護局集美分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該行政機關對西井溪水體及淤泥分段監測并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造成西井溪水體污染的企業和個人依法予以查處。
2難題:地下管網復雜污染難查
然而,難題很快出現。
廈門市環境保護局集美分局經查證后發現,環保局經查發現該污染水體是從后溪工業組團的雨污管道排出。由于歷史原因,缺乏該地區雨污管網的詳細分布圖,致使污染情況無法查清!
原來,過往的分布圖中并未標注現存的大量窖井蓋,因此無法確定每條管道的使用企業。大片的地下管網復雜宛若“迷宮”,致使環保部門無法查清污染情況,自然也無法對“造成西井溪水體污染的企業和個人依法予以查處”。
一個井蓋,一片地下管網,成了查清污染的攔路虎,怎么辦?是就此放棄,還是堅持排查下去?
治理環境污染刻不容緩,怎能半途而廢。集美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決定找方法、尋路徑、擬方案,切實解決雨污管網的查證難問題。他們通過查閱檔案、搜索互聯網、實地調研,理清了工作思路。“我們必須理順地下管網分布,全部排查,弄清污染源,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具體方法上,可以考慮采用高科技機器人探測儀,對管網進行排查”。
3突破:借助機器人辦案
在集美檢察院的努力下,西井溪污染情況引起高度重視,集美區政府采納集美檢察院的意見,對后溪工業組團的地下管網進行全面整治。經過立項招標,選定了施工單位,采用高科技機器人探測儀,對后溪工業組團的雨污管網進行檢測溯源,一期工程投入75萬元,對雨污管網檢測溯源。
很快,相關施工單位采用機器人探測儀,對后溪工業組團的雨污管網進行了檢測溯源。
最終,在機器人探測儀的強大助力下,后溪工業組團地下管網分布很快探測清楚,后溪工業組團地下管網存在雨污混排,污水排放超標,私接管道等違法行為。證據已然確鑿,處罰與治理亦箭在弦上。
近日,根據機器人探測儀排查的證據材料,廈門市環保局集美分局針對后溪工業組團企業涉水違法排污行為,已經處罰9家企業,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整改排污設施,共計罰款148.4萬元。河長辦等部門亦同步跟進,開展河道整治工作。(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陳旭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