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皮書出爐 解開廈門生態系統價值“密碼”
廈門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具有廈門特色的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沿海樣本”。圖為筼筜湖周邊的生態美景。(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海峽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黃璜 通訊員 鄭堰日)14日,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廈門市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報告(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經核算,2015年廈門生態系統價值量為1210.64億元,相當于同年GDP的34.89%,生態系統價值市場化實現程度較高,綠色發展績效指數平均得分為82.06分,位列全省第一,名列全國前五。
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是摸清生態環境“家底”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工作賦予廈門的試點改革任務。自2016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堅持對標國際標準、扎實推進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工作。最終,在中國工程院全程指導下,6位“兩院”院士領銜專家顧問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負責具體實施,歷經兩年的不懈探索,“白皮書”終于順利出爐,形成了廈門市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基礎理論框架、核算技術體系、業務核算能力和成果應用機制等試點改革成果,解開了廈門生態系統價值的“密碼”,打造了具有廈門特色的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沿海樣本”。
亮點1
創建了生態系統價值基礎理論框架
在此次試點改革工作中,廈門提出了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原則,并細化為人類收益性、生物生產性、保護成效性等8大原則。這些核算原則為同類地區、同類生態系統建立統一、規范的核算科目提供了標尺,可以靈敏反映出人類保護、恢復或破壞活動對生態系統價值的影響,創建了基礎理論框架。
在此基礎上,廈門創新建立起具有廈門特色的“沿海樣板”指標體系,形成了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指標體系,包括生態系統產品、人居環境調節、生態水文調節等7個功能類別,15個一級科目和27個二級科目,并進一步確定了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指標體系。這樣的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指標體系立足廈門市作為海灣城市和海上花園城市的區域特色和生態系統特征,總結共性,突出個性,構建了“沿海樣板”,基本實現生態系統價值核算的可復制、可推廣。
亮點2
形成了生態系統價值業務核算能力
廈門不斷探索,借鑒GDP的核算經驗和做法,在生態系統價值核算結果的基礎上,構建了依托行業部門監測調查數據的統計核算方法,并設計了一套統計報表,發布了《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技術導則》。統計核算方法有了“模板”,核算結果也就有了可比性。如此一來,不同區域的核算結果可以比較,核算技術體系可在不同地區推廣復制,生態系統價值得以納入國民經濟統計核算體系。
同時,廈門還設計并編制了《廈門市生態系統價值統計年鑒》,包括生態資源家底、生態系統價值、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投入等內容,實現了生態系統價值的時間可比和區域可比。
亮點3
建立了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成果應用機制
完成了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廈門也建立起了完善的成果應用機制。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在綠色發展績效考核評價中的運用。立足生態系統價值核算結果,廈門積極構建起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主體功能區差異的綠色發展績效指數,并將其納入廈門市黨政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此外,廈門還設定了定期發布制度,明確了部門職責和任務分工,確保各部門客觀準確地提供數據、積極配合核算工作。與此同時,廈門建立起核算業務化平臺,各行業部門可通過數據平臺進行數據采集錄入,自動生成核算結果。目前,該業務平臺正在調試完善,并將納入省生態云平臺,切實提升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智能化水平。
背景
建立了生態系統
價值核算技術體系
開展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是為了摸清生態環境的家底,并隨時掌握發展過程中,生態資源的“損耗”,以便于適時地調整發展策略,確保生態環保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因此,核算的客觀精確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廈門創新建立起精準的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技術體系,具體來說,便是三大特色——以監測數據為根本、明確核算基準、不斷改進核算方法。
首先,廈門生態系統價值核算立足客觀實際,以服務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指導地方生態環境建設為目標,而非一味追求核算結果的“高分值”。各行業部門常規業務監測數據、資源清查數據和科研實測數據成為主要數據源,又有野外監測和問卷調查作為補充,保證核算結果的客觀準確性和全面性。不僅如此,廈門優先采用國家或行業標準,借鑒相關研究管理經驗,按照實際發生性原則設定了核算基準,并對核算方法進行改進,包括核算因子、范圍、模型、時空精度等,真正實現精確客觀核算。
數字
透過數字看
廈門生態系統
價值核算結果
1210.64億元
2015年廈門市生態系統價值量為1210.64億元,相當于同年GDP(3466.03億元)34.89%,生態系統價值市場化實現程度較高,約有52%在國民經濟核算中得到體現。
76.73%
基于多年平均氣象條件和2015年不變價的核算結果表明,2015年廈門市生態系統價值量較2010年增加了76.73%,主要貢獻是城市綠地面積大幅增長,增長率約為35.97%,反映了近年來廈門市生態保護成效顯著。
82.06分
2015年,廈門市綠色發展績效指數平均得分為82.06分,屬于優秀水平,在福建省位列第一名,在全國位列前五名。4個領域中,綠色治理、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得分均屬于優秀水平,且均在福建省位列第一。評估結果反映廈門市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高質量、高水平轉化,切實將“綠水青山”變成了老百姓自身的福祉。
名詞
●生態系統價值:是自然資源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由森林、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和水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環境資源等生態資源構成的生態系統存量價值和由生態系統產生的生態系統產品、人居環境調節、生態水文調節等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組成的生態系統流量價值。
●生態系統存量價值:類似于經濟資產概念中的“家底”或“銀行本金”,可以形象將其概括成“生態家底”。
●生態系統流量價值:類似于銀行資產所產生的利息,與經濟生產中的GDP相對應,被稱為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廈門市生態系統價值核算以生態系統資源闡述存量價值,重點核算流量價值。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