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供水管道穿城過海織造鷺島大水網 廈門市不斷優化供水格局
▲高殿水廠保障市民用水(廈門市水務集團供圖)
西起集美學村,沿著濱海旅游浪漫線一路北上,在同安灣東行過海,沿著海翔大道直達翔安水廠。15公里的原水管道,將沿著這樣的線路布設,為翔安區輸送源源不斷的九龍江水。這就是日前全面開工的的西水東調工程。據了解,該工程預計明年3月完成過海段施工,爭取在用水高峰期前實現向翔安區的安全通水。
這一工程,建成后計劃能為翔安區提供每日25萬噸的供水量,有效緩解翔安區區域性缺水問題,保障民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工程中過海段約1300多米長的供水鋼管將進行一次性沉管施工,該工況在省內屬首例。
西水東調工程是廈門市多措并舉,保障市民“幸福之水”的縮影。近年來,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政集團、水務集團大力推進供水基礎設施建設,供水格局逐步由“一江兩庫”升級為“兩江四庫”,還將全市形成互聯互通的“大水網”,不斷優化供水品質,讓市民不僅有水喝,更能喝好水。
西水東調工程難點揭秘
難點1穿城
供水管道下穿集美城區
在同安灣附近的西水東調工程第三標段的一處施工現場,炮頭機、挖掘機等機械設備正在轟鳴工作,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施工。據施工現場負責人介紹,這里通過圍堰施工,完成溝槽的開挖,屆時埋下直徑1.6米的原水管道。像這樣的明挖段,當前已經完成了約800米的作業。
▲西水東調工程施工中
西水東調工程分為三個標段施工,分別為老城區及濱海西大道部分路段的頂管施工,同安灣海域的明挖施工及過海管道布設,以及沿著海翔大道直達翔安水廠的管道布設施工。總投資約5.1億元,15公里的管線布設,1.6米的大管徑管道施工,需穿越集美城區和同安灣海域,這就意味著施工過程不僅是明挖這么簡單,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挑戰。
位于集美學村一帶的老城區,施工就比較復雜,需要通過頂管施工作業井,垂直進到地下施工。當前,已經依照城區環境,形成了20個頂管工作面展開施工。其中還有一段長達682米的長距離頂管,將面臨地質不明、地下水位高、長距離頂管等方面難題,這也是工程的難度關鍵點之一。
難點2過海
“鋼鐵長龍”橫臥同安灣底
在同安灣大橋一側,這里將向海底沉下1300多米,重達600多噸的“鋼鐵長龍”——這將是目前福建省內管徑最大、長度最長的過海鋼管。
這一管道將在入水前焊接成型,在利用大型施工船舶和專業潛水員將管道沉入海底溝槽安裝。項目經理王元清介紹,這樣大管徑、長距離的一次性沉管,在省內尚屬首次,“海水潮汐起伏、風浪影響、以及復雜的海底地形都給施工帶來重重困難,也許一個輕微的海浪,就會對管道施工造成嚴重影響。”
▲西水東調工程在同安灣穿海而過
和這里原先布有的供水管道相比,新布設的“鋼鐵長龍”管徑達到1.6米,而且鋼鐵材質管體更加能夠抵抗海域環境影響,對供水安全更有保障,也更能適應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王元清介紹,當前實施方案已經過多方論證基本敲定,現場施工船舶與設備已經全部進場,開展沉管的前期準備工程。過海段預計明年3月份完成施工,可以在5月、6月份的用水高峰期到來前調試完畢并投用,緩解用水短缺問題,保障供水安全。
打造“幸福之水”
供水格局不斷提升用奮斗譜寫幸福的“水文章”
水是民生之源,更是幸福之源。曾經是“風頭水尾”的翔安區,如今隨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使得原水供應日益短缺。為此,廈門市啟動西水東調工程等供水項目,為翔安區供應發展之水,民生之水,緩解片區的原水供應短缺問題,更是為翔安區未來的人口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放眼到廈門全市,“兩江四庫”的供水格局已基本形成,克服重重困難,保障市民們飲上“幸福之水”。
“兩江”指九龍江、龍津溪,“四庫”指坂頭-石兜水庫、汀溪水庫、蓮花水庫和長泰枋洋水庫。蓮花水庫是近40年來廈門境內建成的最大規模的水庫工程,總庫容達到3286萬立方米,將有效緩解同安翔安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2017年8月,枋洋水利樞紐工程溪口閘壩下閘蓄水,清澈的龍津溪水正式流入廈門,讓廈門有了“第二水源”。
▲枋洋水利樞紐引來龍津溪水(廈門市水務集團供圖)
在推進“兩江四庫”格局建立的基礎上,廈門水務集團從去年起,啟動了島外供水三年行動計劃,通過一批供水項目的實施,打通輸水通道,提升原水輸水能力;新(擴)建水廠,提升制水能力;供水管道優化建設,實現島外各區互聯互通。與此同時,讓廈門市重要水源、水廠之間都將形成通路,形成多元供水的立體水網。
▲俯瞰蓮花水庫(廈門市水務集團供圖)
供水格局提升的同時,廈門市傾力優化供水品質。去年,高殿水廠三期擴建工程完工,日供水能力增加到90萬噸,躍居全省第一;廈門市本島完成30.5公里的供水干管改造工程,有效解決了老市區供水瓶頸,大大提升了供水品質。
廈門是一座十分缺水的海島城市,從用水靠“買水”,到用上擰開水龍頭就有的“自來水”,生活一直在變化著、進步著。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生活用水“量”與“質”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供水保障建設隨之持續推進。市政先行,水務聚力,用奮斗譜寫幸福的“水文章”。(海峽導報記者 念佳麗 林泓/文 常海軍/圖 通訊員 李力 葉玨)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