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海峽導報針對滴滴“公眾評議會”上線試運行、眾多網約車話題引發熱議進行了重點報道。近日,滴滴開始逐步試行車內錄像功能,對此,交通執法部門表示,支持車內安裝具有錄像、錄音等功能的車載設備,此舉能更好地保障車內安全,同時為糾紛出現時的判責提供更好的依據,有助于交通執法部門取證。有專家也表示,網約車屬于運營車輛,也是一個小的公共環境,和公交車一樣車載錄像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乘客安全。
前幾天,廈門滴滴司機宋師傅接了一單特別的客人——“客人”是只寵物狗,狗主人說把狗送到目的地,會有人在路邊接。
寵物狗是小型犬泰迪,不大,裝在籠子里。但朱師傅也很無奈,怕狗毛掉落車上引起后續乘客反感。最后在狗主人的軟磨硬泡下,朱師傅同意了。
來自滴滴的數據統計,一個月來,廈門滴滴司機報備乘客攜帶寵物坐車的有495次。
坐滴滴是否能帶寵物?醉酒乘客獨自乘車司機能否拒載?網約車上該不該裝錄音錄像?一系列熱點話題被重新提及。
據悉,從11月起,滴滴“公眾評議會”上線試運行,目前已推出兩期話題,邀請廣大的社會人士前來討論和參加,希望能夠經過集思廣益,得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促進網約車平臺的發展與用戶的安全。“公眾評議會”試運行期間,對每個話題開展7天的討論,屆時會根據群眾討論的建議采取相應措施。
話題 車內裝錄音錄像如何保護隱私?
案例:車頂的洞是誰燙的?
今年9月11日晚,廈門禮橙專車司機張師傅接到四位乘客,一位男乘客坐在副駕,上車后就點燃了一支香煙。依照禮橙專車相關服務規范,張師傅多次提醒男乘客不要在車內吸煙,可乘客始終不聽勸說。為了保障服務體驗,避免和乘客起沖突,張師傅只好被迫同意。
安全到達目的地乘客離車時,張師傅按照專車要求繞車檢查,發現在副駕駛上方把手位置的布紋內飾上有一塊被煙燙傷的大洞。張師傅找乘客協商,乘客不承認這處燙傷是他所為。張師傅沒辦法只能讓乘客離開。“車是租賃公司的,出現損失要我自己承擔。燙壞的是頂棚,無法局部處理,加上工時費我要承擔3000多元維修費。”張師傅說,如果車內有錄像功能,由專屬服務人員進行調取查看,就能覆蓋行程過程中的細節,直觀還原車內情景,輔助解決司乘糾紛問題。
爭議點:如何保護司乘隱私?
導報記者從對數名滴滴司機與乘客的采訪中得悉,在司乘雙方發生糾紛時,通過錄音錄像作為判責依據,對雙方而言均有著一定的認可度。但也有乘客認為,網約車空間較小,采用類似公交車等公共空間錄音錄像的方式略有不妥,會對個人隱私造成影響。這也成為錄音錄像設備安裝的最大分歧。
導報記者也試著打開滴滴APP,發現彈出了“行程錄音保護”的界面,上面介紹了三點情況:第一,錄音只在車主端完成,不會占用乘客流量;第二,采取錄音的原因在于保障糾紛取證,預防潛在沖突;其三,錄音將加密保存,如無糾紛7天后自動刪除。
車內設備錄像過程中,滴滴如何保護司乘隱私?據悉,滴滴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保護乘客和司機隱私,相關的視頻內容將加密保存在設備之中,乘客和司機無法調取觀看。滴滴平臺僅在收到司機與乘客投訴糾紛、檢查司機是否有不合規行為或惡性安全事件處理請求時,才會調取車內音視頻上傳至服務器并進行查看。若設備被異常拆除,系統將觸發異常服務報警,影響司機服務。
話題 網約車是私人空間還是公共環境?
案例:脫鞋蹺腿乘客不文明乘車
前天,乘客吳先生忙了一天,晚上下班很疲憊,他叫了一輛網約車回家。上車后,吳先生脫了鞋,把腳搭在副駕駛靠枕上想好好放松一下。但被車主張師傅投訴行為不當。“我花錢打車,就想在車上伸伸腿、好好休息一下,為什么不行呢?”吳先生說。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坐出租車、公交車、地鐵,司機會讓你脫鞋隨意把腳搭在座椅靠背嗎?
爭議點:網約車是私人空間還是公共環境?
其實,滴滴和其他交通工具一樣,網約車是公共環境,就像公交車一樣,司乘要以禮相待。
網約車大多是私家車,私家車內是私人空間,不過這個私人空間是車主的,不是乘客的。乘客付費,車主允許乘客臨時使用這個私人空間,但也有有限的使用權,要尊重車主和其他乘客,不能當自己家里那么“放飛自我”。
部門說法
錄音錄像為判責提供更多的依據
據了解,滴滴目前在逐步啟動車內專用錄音錄像裝置試點,在征得司乘雙方同意后進行行程中的車內錄像。行程中,車內錄像不僅有助于營造文明的出行環境,也能為平臺判責提供更多依據,這將有助于輔助解決司乘糾紛問題,降低司乘沖突,提升平臺內司乘用戶的行為規范和文明誠信,并監督司機服務質量。
交通執法部門表示,支持車內安裝具有錄像、錄音等功能的車載設備,此舉能更好地保障車內安全,同時為糾紛出現時的判責提供更好的依據,有助于交通執法部門取證。
據悉,下一步,滴滴還會陸續迭代推出AI智能安全偵測功能,例如安全帶未系、車內吸煙、疲勞駕駛等功能,也會有“識別到呼救詞”、識別肢體沖突,以及更精準的“行駛軌跡異常監測報警”等功能。這符合對網約車提升平臺內司乘用戶的行為規范和文明誠信要求。
專家觀點
網約車應屬于公共空間
網約車屬于公共空間嗎?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認為,不少乘客擔心車內錄像功能會泄露隱私。而實際上,網約車屬于運營車輛,也是一個小的公共環境,和公交車一樣車載錄像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乘客安全。
“車內錄像會對各類違法行為起到震懾作用,同時,一旦有糾紛,也會有充足的證據,對事件的解決有很大的作用。”趙占領說。
廈門一法律專家也給出了法律層面的答案。
他表示,網約車平臺領取的是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因此是屬于出租車范疇,網約車和出租車一樣,車內的空間雖然比較小,但它仍然是屬于公共空間的范疇。
“出于衛生的角度考慮,飲食和攜帶寵物都應該禁止。比如攜帶寵物,萬一寵物有什么傳染性疾病,對于司機和其他乘客來說都是問題。同時,帶狗也不太衛生,會影響其他乘客的乘坐舒適性。所以,并不建議乘客乘坐網約車時攜帶寵物。”專家表示,司機可以拒絕乘客類似于吸煙、攜帶寵物等行為,平臺也可以禁止此類行為。
此外,滴滴表示也正在起草“司乘公約”,今后乘客有“不文明”行為或將會被封禁。
記者觀察
滴滴期待聽到您的聲音
滴滴試行“公眾評議會”,這一次車主、乘客雙雙贊同,很多的車主點贊說:“這次滴滴平臺干了一件比較有意義的事,這樣廣泛征求吸取建議,有利于改善司乘關系。”
其實,網約車平臺早就應該發起這樣的討論會,如此一來能聽到群眾的聲音,從而真正地改變一些事情。因為服務的對象是大眾,所以還是要聽從大眾的意見,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
比如,安裝錄音錄像設備,是為乘客好,一旦發生司乘糾紛,錄音錄像就是最有力的依據;再比如,網約車上不飲食、吸煙,有良好的乘車環境,乘客搭車體驗感也會倍增。
滴滴出行希望,針對最近平臺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做出討論和解決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會有一些改善,也更希望司乘的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滴滴CEO程維委派總裁柳青探望常德被害網約車司機家屬后2019-03-26
- 廈門市網約車安全情況透視:堅持創新導向 嚴守安全底線2019-03-26
- 網約車短信報警功能已經覆蓋福州2019-03-25
- 網約車安全整改受認可 用戶安全感知提升是出租車4倍2019-03-22
- 廈門首創網約車退出機制 考核不達標將被注銷2019-03-22
- 滴滴公布安全攻堅200天進展:已有1.38億用戶添加緊急聯系人2019-03-21
- 廈門:正規網約車學黑車路邊攬客 司機被暫扣“雙證”2019-03-20
- 千億級的市場蛋糕 吸貓擼狗流行帶旺寵物經濟2019-03-15
- 滴滴持續學習行業安全管理榜樣 程維柳青帶頭向安全專家求教2019-03-14
- 考核若不達標“車證”將被注銷 廈門首創網約車退出機制2019-03-14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