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朋友鸕鶿夜宿園博苑 一改“吃在廈門,睡在金門”
爭相搶食
展翅翱翔
大快朵頤
海峽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陸曉鳳 圖/網友“空氣”攝于筼筜湖)最近接連幾日,園博苑上空都飛來數十編隊的黑色鳥群,它們呈人字形或一字形隊列,聲勢浩大。這是廈門的“老朋友”鸕鶿。每年秋風起,冷空氣頻頻南下的時節,它們都會如期而至,從北方飛來南方越冬。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更多的鸕鶿選擇在園博苑覓食,并且選擇在廈門夜棲。
現場:鸕鶿爭先恐后搶食
黑色的鳥兒落在水面上,水花四濺,像花樣游泳運動員一樣“翻騰”著,潛入水中,爭先恐后“搶食”…….這是昨日網友“阿海”在杏林灣拍到的畫面。據他描述,當時場面壯觀,大約有上千只鳥兒聚集在湖面上。“正是鸕鶿。”廈門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凌飛鶴說。
事實上,從上個月底開始,就陸續有市民發現,杏林灣上空、筼筜湖附近以及五緣灣附近,開始有成群的鸕鶿出現——它們大清早在上空盤旋“探路”;爭先恐后撲入湖中“搶食”;停在岸邊展開翅膀曝曬晾干;用喙整理羽毛…….
廈門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凌飛鶴,已經連續多年跟蹤廈門鸕鶿的情況。他告訴記者,今年11月底開始,鸕鶿已經陸續來廈。不過今年有更多的鸕鶿,在園博苑附近聚集。“11月底的一次觀鳥活動中,在園博苑附近觀測到2000多只鸕鶿。”他說。
變化:夜棲廈門或因環境改善
今年,凌飛鶴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新現象——鸕鶿開始在廈門夜棲了。“往年鸕鶿都是‘吃在廈門,睡在金門’。”凌飛鶴解釋,這幾年來鸕鶿都是白天飛到廈門海域覓食,晚上再飛到金門休息,而今年鸕鶿也開始選擇在園博苑生態島夜棲。凌飛鶴分析,這與園博苑生態環境變好有很大關系。
廈門市園博園景區管理處投資經營部部長陳朝峰說,去年9月至11月對生態濕地進行了修復,種植喬灌木及水生植物,增設一批可供鳥類休息的木樁等。在提升生態環境的同時,減少了人為干擾因素,因此鸕鶿可以安心在這里過夜。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