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本報最新航拍

      ▲如今的梧侶社區(qū)已建設成遠近聞名的“同安第一富村”。

      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昔日的梧侶不靠山不靠海,全是黃土沙坡田。(梧侶社區(qū)提供)

      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梧侶文化園成為居民娛樂休閑的好去處。

      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梧侶社區(qū)老宅翻新后別有一番韻味。

      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梧侶社區(qū)商業(yè)街一角。

      海峽網訊 (廈門日報 文/ 記者 黃圣達 盧漳華 吳耀東 黃語晴 柯笛 圖/記者 張奇輝(除署名外))洋房林立、綠樹環(huán)繞、交通四通八達,繁華的商貿中心、配套齊全的文化廣場、車水馬龍的商業(yè)街應有盡有,這里是同安工業(yè)集中區(qū)內的新民鎮(zhèn)梧侶社區(qū),也是一個5萬余名外來人口與近4000名本地居民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的幸福家園。

      敢試先行、溫馨融合的梧侶社區(qū),與廈門經濟特區(qū)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開放包容的鮮明特質高度一致。當“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見證滄桑巨變講述百姓故事”廈門日報新聞大篷車在選擇目的地時,傳奇色彩濃厚的梧侶社區(qū)理所當然地進入了我們的視野。11月28日,廈門日報新聞大篷車走進同安區(qū)新民鎮(zhèn)梧侶社區(qū),了解這里的發(fā)展故事。

      從曾經全鎮(zhèn)最窮的村,到現在遠近聞名的“同安第一富村”,最近十幾年,不甘貧窮落后的梧侶人,搶抓同安工業(yè)集中區(qū)開發(fā)建設機遇,敢于打破條條框框,大膽實踐“社區(qū)+公司”的發(fā)展模式,實現集體經濟與居民收入的同步跨越,以實實在在的發(fā)展成果,成為我市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fā)展的生動范例。

      這里的實踐,可以給正面臨快速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許多城中村和城郊村一個借鑒。

      開發(fā)建設

      三個月交出4000多畝土地創(chuàng)造“梧侶速度”

      “舊時,梧侶不靠山不靠海,全是黃土沙坡田。種莊稼沒有水,全靠天吃飯;經商路不暢,全靠肩來扛。村民世世代代勒緊褲腰帶,面朝黃土背朝天,仍無法擺脫貧窮的帽子,村莊更成為市、區(qū)長期掛號、遠近聞名的鐵桿落后村。”

      在梧侶文化園的一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段介紹。社區(qū)主任柯永在說,在純農業(yè)時代,由于缺水,梧侶和隔壁的后宅村是全鎮(zhèn)最窮的村,“以前我們主要種花生,如果長時間不下雨,整片花生就死了。但雨一下多,花生又全爛在地里了。”

      梧侶過往的貧窮,在周邊地區(qū)是出了名的,民間甚至傳言“好女不嫁梧侶男”。對于這句話,柯永在的父親——73歲的柯水木深有體會。他還記得,在談婚論嫁的年紀,先后有人給他介紹了兩個其他村的姑娘,人家一聽他是梧侶的,直接就不要了,“所以后來我娶了同村的姑娘,大家都知根知底”。

      受制于地理條件和基礎設施,盡管當年村干部四處奔走,找項目,籌資金,努力發(fā)展村集體經濟,想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但始終難有大進展。社區(qū)黨委書記柯溪水曾給記者講述過一個有些尷尬的故事——有一次,村民把村部的牌子拆下來扔進了臭水溝,“村民說,不能帶領大家致富,這樣的村干部有什么用?”

      也因此,當2005年同安工業(yè)集中區(qū)開發(fā)建設時,梧侶村民積極配合政府征地拆遷,在短短3個月時間里,完成全部土地征用協議簽訂、青苗清點清理、地上物拆遷、墳墓遷移等工作,順利交出4000多畝土地,創(chuàng)造了令人驚訝的“梧侶速度”。

      回憶起當年的情況,柯水木解釋說:“窮太久了,大家都希望開發(fā)。”

      勇于創(chuàng)新

      “社區(qū)+公司”模式讓村民變股東

      歷史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機遇屬于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自滿者。

      被征地意味著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梧侶人,從此“洗腳上岸”,他們該何去何從?很多村民心里有些迷茫。但同時,征地又帶來了一大筆征地補償款,很多村民在突然降臨的幸福面前,膨脹而迷失了自我。

      當時,五六戶先拿到地上物補償款的村民,就有3戶出了問題——有的婆媳為錢打架,有的把錢幾乎賭光了。“如果放任不管,這些錢花光了怎么辦?”帶著這個擔憂,村兩委、老人會等帶頭人經過商量,并征集村民意見后,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們顛倒當時通行的村集體和村民個人“三七開”的征地款分配比例,發(fā)放30%的征地款,留下70%發(fā)展集體經濟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統一建設公寓店面等“金邊”工程,為同安工業(yè)集中區(qū)的產業(yè)工人提供配套服務。

      利用留下的70%征地款,梧侶于2007年成立了全市首家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企業(yè)——廈門梧侶佳園置業(yè)有限公司,大膽實踐“社區(qū)+公司”的發(fā)展模式,率先實現“金邊”股權量化,數千村民變成股東。而村民利用剩余的征地款和每年的分紅,進一步發(fā)展個體經營,個人收入同樣迅猛增長。

      “只有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收獲別樣的風景。”敢于打破條條框框、敢于打破思維定式的梧侶人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感受頗深。有村民說:“在同安,毗鄰工業(yè)區(qū)的村莊很多,梧侶能夠脫穎而出,靠的就是當初的改革創(chuàng)新。”還有村民說:“這樣的做法,至少能多富兩代。”

      去年,梧侶的集體經濟收入約2000萬元,居民人均年收入超5萬元。柯永在說,梧侶的集體資產,已經達到10億元左右。

      社區(qū)提升

      新老梧侶人和諧相處打造一流社區(qū)環(huán)境

      讓梧侶社區(qū)富起來的,是工業(yè)區(qū)開發(fā)帶來的外來人口“紅利”。柯永在告訴記者,本地居民僅有不到4000人的梧侶,外來人口超過了5萬人。

      同安工業(yè)集中區(qū)周邊的村莊很多,是怎樣一種神奇的力量,讓梧侶擁有如此巨大的吸附力?答案是梧侶社區(qū)本地人與外來人口的親密融合,是梧侶人給外來務工人員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

      工業(yè)集中區(qū)大開發(fā)讓梧侶人從“赤腳種地”到“洗腳上田”,大家在“梧侶模式”的帶動下,逐漸富起來。但與此同時,亂擺攤設點、占道經營、衛(wèi)生死角、治安防范基礎差等城中村問題突出,梧侶陷入了“窮變富、富變爛”的困局。

      有美麗才有人氣,有人氣才有財氣。為擺脫困境,梧侶積極發(fā)動轄區(qū)本地人和外來人口一起參與社區(qū)建設,圍繞“社區(qū)有家、家園有愛、鄰里有樂、未來有夢”四大愿景,整治社區(qū)環(huán)境、改造社區(qū)景觀、豐富社區(qū)服務功能,打造了本地人和外來務工人員和諧共處、共同發(fā)展的社區(qū)。

      “社區(qū)對我們都一視同仁,社區(qū)有活動我們也積極參加。”2012年就到梧侶社區(qū)定居的外來務工人員曾東月告訴記者,社區(qū)有舞蹈隊服裝補貼,她們的舞蹈隊伍“心之夢”由100多名外來人員組成,但社區(qū)一視同仁,同樣給出補貼。

      一視同仁的無差異感,讓外來務工人員不再有疏離感。柯永在表示,梧侶社區(qū)黨委積極推動外來人員融入社區(qū),積極組織各項文化活動或志愿服務活動,邀請新老梧侶人共同參加,營造了和諧向上的社區(qū)氛圍,同時獎教助學等方面也對社區(qū)的外來人員實行無差別待遇——“每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社區(qū)都要花20多萬元,給社區(qū)的小孩發(fā)‘六一’禮物,其中90%以上都是外來人員的小孩。”

      梧侶還組建了工業(yè)社區(qū)青年志愿者隊伍、義工服務隊、紅袖標巡邏隊等,以及服務外來員工、維護外地人權益的房東協會、公益促進會等自治組織。

      2017年,梧侶社區(qū)被原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評選為全國第一批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示范社區(qū),為同安首例。

      人物故事

      73歲居民柯水木:

      會網購愛旅游

      日子過得瀟灑

      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柯水木(中)為本報記者講述他現在的生活。

      在村主任柯永在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村中一個不大的閩南紅磚厝,這是柯永在的父親柯水木的居所。

      聽到我們在談論這個頗為漂亮的民居,柯水木立即拿出他的智能手機,翻出一張舊照片給我們看:“這個房子是2013年重新修的,原來是這樣,很破。”他還特地強調一句“我拍的”,臉上滿是得意。

      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采訪中,這名73歲的老人屢次“搶鏡”——看到柯永在不太熟練地操作智能燒水電磁爐,他直接開口指導;聽我們聊到微信上的一些信息,老柯又蹦出一句“微信,就是要微微信,不能全信”。看到我們驚訝的表情,柯永在解釋說:“我爸很時尚,前不久給我媽買手機,一開口就是要有人臉識別功能的。實際上,這個電磁爐也是他網購的。”

      “網購很簡單嘛,我的手機都有指紋識別功能,手指一按,東西就買了。”柯水木說,現在日子好過了,兒孫的生活也都很好,他沒什么負擔,可以放心大膽地消費。據柯永在說,柯水木每個月僅失地保險就可以領取2000多元,但基本上是“月光族”。

      2013年起,柯水木每年都要出門旅游兩三趟。在他的帶動下,老伴最近也開始跟著他旅游。不過,柯水木認為自己的日子過得還不算太瀟灑:“我都是在國內旅游,我們村有老人都去過十幾個國家了。”

      柯水木說,村里的很多老人現在經常旅游,大家的生活都很好,老人每個月有失地保險,年底還有分紅,“這樣的生活,原來做夢都想不到!”

      租戶李玲芝:

      親子讀書活動

      辦得有聲有色

      勇當探路先鋒 落后村成為同安第一富村

      ▲本報記者聽李玲芝(右)講述她創(chuàng)辦親子活動的故事。

      在梧侶文化園,“緣來一家親”文化長廊是5萬外來人口與近4000名本地居民相親相愛的美麗見證。這里常組織各種社區(qū)活動,義診、烹飪培訓等一個接一個,讓梧侶人的業(yè)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40歲的李玲芝,租住在梧侶社區(qū)已經近12年了。2015年10月底的一個周末,李玲芝帶著三個孩子到“緣來一家親”長廊玩耍,孩子們玩累了,李玲芝拿出隨身攜帶的兒童故事書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附近玩耍的小朋友們被有趣的故事吸引過來,圍在李玲芝旁聚精會神地聽。接連幾個周末,這樣的場景持續(xù)上演。后來,李玲芝組織創(chuàng)辦了“來吧,我們在這里相約”每周故事匯活動。隨著冬天臨近,有人建議她把每周故事匯活動搬進室內。“我是外地人,與社區(qū)干部不熟,要在社區(qū)辦讀書會,怎么可能?”李玲芝心想。

      沒想到,社區(qū)干部聽說了這事,特批了辦公樓二樓的社區(qū)書院成為每周故事匯的活動場所,桌椅、舞臺、投影儀等設施齊全。孩子們和李玲芝不用再受天氣變化的困擾,這場無意間誕生的親子活動也舉辦得越來越有聲有色。如今,越來越多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居民融入社區(qū),這些新家庭的加入讓親子共讀的瑯瑯書聲在社區(qū)書院上空越發(fā)響亮。李玲芝說:“社區(qū)的支持,越來越多家庭的參與,和孩子們其樂融融的相處,都讓我感到和梧侶社區(qū)前所未有的融合。”2016年8月,每周故事匯活動受到社區(qū)好評,李玲芝被梧侶社區(qū)“愛德促進會”評為“義工家長”。

      “現在我們一家人都完全融入了梧侶社區(qū),我感覺自己已經是一個光榮的梧侶人。”李玲芝說,在這里居住也很安心,“路邊的監(jiān)控直連派出所,我們還可以用微信公眾號‘大珍象’查看實時監(jiān)控。”

      住得放心、省心,李玲芝幸福地說:“政府在辦實事,處處為我們著想。”

      【名片】

      梧侶社區(qū)

      同安區(qū)新民鎮(zhèn)梧侶社區(qū)位于同安工業(yè)集中區(qū)腹地,社區(qū)面積4.5平方公里,下設4個自然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外來人口超5萬人。社區(qū)以工業(yè)立村,因外口活村,近年來社區(qū)面貌不斷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文體活動越來越豐富,社會融合越來越深入,已經成為本地人和外來務工人員宜居宜業(yè)的工業(yè)社區(qū)。

      【聲音】

      居民翁錦芬:

      我1974年從島內到梧侶,后來嫁給當地人,留在梧侶。在梧侶生活了40多年,過去住瓦房、四處打零工,如今我們已經過上了住新房、工作收入穩(wěn)定的好日子。我覺得當初留在這里的選擇是對的。大家也都說我有眼光!現在,我喜歡晚飯后到村里的街道和廣場上打打腰鼓、跳跳廣場舞,每天都挺開心。

      責任編輯:黃仙妹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梧侶社區(qū)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滴滴企業(yè)版生態(tài)全面升級 一站式商旅出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妇女|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jiz zz在亚洲|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