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古稀老人專注閩南文化傳承 創作150多首閩南話歌謠

      古稀老人專注閩南文化傳承 創作150多首閩南話歌謠

      古稀老人專注閩南文化傳承 創作150多首閩南話歌謠

      古稀老人專注閩南文化傳承 創作150多首閩南話歌謠

      “月娘月光光,掛在天中央;照你來擱照我,廈門甲金門。兩個門對門。月娘月光光,掛在海中央;你過來我過去,泡茶配貢糖。兄弟門對門……”

      這首閩南話歌謠,唱出了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親情。它的創作者,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學會副主席陳棟梁,今年70多歲了。

      15年來,他已創作了上百首閩南話歌謠,其中有100首是閩南新童謠,已被作為校本課程,走進了湖濱小學、后井小學、新江小學等六七所學校,以及不少社區。

      古稀老人專注閩南文化傳承 創作150多首閩南話歌謠

      古稀老人專注閩南文化傳承 創作150多首閩南話歌謠

      ▲陳棟梁創作的部分閩南話歌謠

      他創作的《土筍凍》,成了熱門金曲

      陳棟梁是正宗的廈門人,執導過30多部閩南話電視劇。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發現,不少廈門的年輕人,都不太會說閩南話了;有的人雖然會講,但也不愛講。“普通話固然要推廣,但是鄉音也不該忘啊!”陳棟梁感覺很揪心。

      為了推廣閩南話,他想了個辦法:我把閩南話寫成歌,讓大家唱起來!從那時起,他就在自己執導的電視專題片、電視劇中,開始注入閩南話新歌謠。“我自己作詞、作曲。一首歌謠,我一般就寫四句、六句、八句,這樣唱起來朗朗上口,又好記。推出以后,反響不錯,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

      1980年,兩岸首屆閩南語歌曲比賽在廈門舉行。當時,有8個選手入圍總決賽,結果有6個人都演唱《土筍凍》這首歌。這首歌的創作者,正是陳棟梁。

      他感到既欣喜,又憂愁。“閩南話歌謠太少了,大家都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他想。于是,從那時起,他陸續創作閩南話歌謠,集中的創作期為最近15年,目前已有150多首了。

      2創作歌謠,他特別注重“接地氣”

      創作閩南話歌謠,陳棟梁特別注重“接地氣”。他總是抓住當前的人、事、物來創作,用看見的、聽過的東西來表達,讓人家更容易接受。

      比如那首著名的《土筍凍》,是這樣寫的:“土筍凍呀土筍凍,QQ好吃真正港,天腳下籠都很稀罕,獨獨咱家鄉出這項……”

      再比如《閩南小吃歌》,是這樣寫的:“一的箭五香,二的炒紫菜,三的面線糊,四的薄餅來,五的土筍凍,六的燒肉粽,七的芋包,八的油蔥果,九的韭菜盒,十的蠔仔煎……”唱完一首歌,將閩南傳統小吃都盡收眼底。

      他還會緊跟著當下的新聞熱點來創作歌謠。2011年“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后,陳棟梁這樣作詞:“飛啊飛,飛到天空去,見到七仙女,跳跳迪斯科……”

      去年,陳棟梁花費了8個月時間,將所有的閩南新童謠都整理出來,送往福建省版權局進行版權自愿登記。

      導報記者注意到,他創作的閩南新童謠,有生肖篇、兩岸篇、勵志篇、名人篇、民俗篇、游戲篇、動植篇、旅游篇等不同類型,生動、廣泛地展現了廈門的風俗風貌。

      他帶著這些歌謠,進學校、進社區,言傳身教,傳播閩南文化。

      3教小朋友唱童謠,他趴地上學小兔

      這些年來,陳棟梁把他創作的閩南語童謠先后送進了廈漳泉的多所幼兒園,手把手教小朋友唱。“聯系好了幼兒園,先要唱給校長聽,得到校長同意后,我們才能進入校園宣傳。”陳棟梁說。

      但是要教小朋友唱歌,并不那么容易。陳棟梁想了個辦法。“我有一首歌,叫《小白兔》:‘小白兔真可愛,兩個耳呀翹起來,三曼嘴紅目周,愛吃菜頭甲白菜。’”陳棟梁說,“我就趴到地上,學著小兔子的樣子,做各種動作,繪聲繪色,一句一句教他們唱。”

      一個學校,他通常會去三五次,一邊教,還一邊修訂。“我覺得好聽的調子,小朋友能不能唱?要讓他們覺得好聽、好記、好唱、好學,這樣才能傳播開來。”他說。

      后來,他還把自己的閩南話童謠送進了金門的學校,很受歡迎。在廈門,目前已有4所小學掛牌了“閩南新童謠傳唱基地”。

      4將南音、古詩、閩南話融合創作

      除了自己作詞,陳棟梁還從古詩中尋找靈感。

      他說,有很多海外的鄉親,一聽到鄉音,就能引發他們的鄉情、鄉戀。全世界有7000萬人說閩南話,漂泊在外的閩南老鄉,如果能聽到更多的閩南歌謠,更能慰藉他們的思鄉情。于是,陳棟梁想到,用最古的南音素材來譜曲,用古詩來作詞,用閩南話來唱——將南音、古詩、閩南話結合起來,創作了大量的唐詩閩南話歌謠。“要創作這樣的歌謠,其實并不容易。有時候幾句唐詩,我可能要花好幾個月時間去譜曲。每一首古詩都有它自己的韻味,如何把這種韻味準確地表達出來,是整個歌謠最難的部分。”陳棟梁說。

      另外,如何將古詩翻譯為文讀的閩南話,也是要很講究。

      《詠鵝》《春曉》《游子吟》《贈汪倫》《靜夜思》《望廬山瀑布》……從2004年起,一系列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古詩,已經都被陳棟梁譜成了閩南話歌謠。

      陳棟梁說,他還將繼續創作之路,一直要把傳播閩南文化持續進行下去。 (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常海軍/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ts人妖网站|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