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巧用“袋鼠幣”讓“廢物”變成寶貝 海滄舉辦親子文創市集
海峽網1月2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余健平/文 陳巧思/圖)你手中的“廢物”,也許是別人眼中的寶貝,以環保的名義交換,便成就了一樁“變廢為寶”的美事。
26日下午3點,“‘袋’你做環保,綠色新樂集”2019“文明小袋鼠”親子文創市集暨迎新年音樂會在海滄天虹商場外舉行。海滄區臺胞社區助理、社區居民們與路人們通過文藝演出、有獎問答、跳蚤市場等形式,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小手拉大手”實現了文明“傳幫帶”。
本次活動由海滄區委文明辦、海峽導報主辦,海滄嵩嶼街道海景社區、海滄天虹協辦。
給你“袋鼠幣”換我心儀的寶貝
《勇往直前進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在廈門海滄延奎小學管樂團氣勢如虹的曲目中,拉開了活動的序幕,6名海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獻上《山頂的黑狗兄》《家后》歌曲串燒,天心島小學學生帶來活力十足的舞蹈《綻放》,海景社區居民用接地氣的三句半與居民分享《垃圾分類我先行》,昨日下午3點整,一個個精彩的文藝節目在海滄天虹商場外上演,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圍觀。
在歡動的歌舞表演中,由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和海景社區的居民們共37組家庭組成的跳蚤市集也開張了。各家商品琳瑯滿目,從舊書舊玩具,到一些手工工藝品、手繪圖畫等,全場商品緊緊圍繞環保主題。“這個玩具我可以教你怎么玩。”“這本故事書我已經看了好幾遍,特別有趣。”在跳蚤市集上,一些孩子們主動擔起了店老板的重任,賣力向前來選購的路人介紹商品、招攬顧客。豐富多樣的商品,也讓買家看花了眼,這本書、這個玩具、這個手工藝品,都想要……
有一些小攤主已經是老店主了,一來就熟練地擺起了攤位,“以前也參加過跳蚤市集,把用不到的東西賣掉,之后還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僅劃算,而且很酷!之后還會一直參加。”廈門雙十海滄附屬學校三年級學生林境遠說。
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大家參加過的跳蚤市集不同,在文明小袋鼠跳蚤市集上不用現金做交易,而是用一種特殊的“貨幣”——“袋鼠幣”。主辦方向每戶家庭分發8張“袋鼠幣”,路人則需憑借自帶的可回收物向主辦方兌換“袋鼠幣”。“袋鼠幣”是什么?2014年,文明小袋鼠剛在海滄誕生時,延奎小學校長易增加在學校內設立獎勵機制,推廣文明小袋鼠的環保理念,創新推出“袋鼠幣”,課堂表現好、懂文明、不亂丟垃圾、垃圾會分類的學生,都能在專用本上蓋上袋鼠章,累積10個袋鼠章兌換一張“袋鼠幣”。
一張小小的卡片上,印有一只憨態可掬的小袋鼠,沒有面值。“這個袋鼠幣很有特色,在跳蚤市集上實現以環保為主題的以物換物,大家交換的其實已經不是商品了,而是共同認可的低碳生活理念。”海景社區居民黃女士說。
兩岸共參與文明小袋鼠深植心中
在昨日的活動現場,文明小袋鼠環保達人宣講團成員,海滄區臺胞社區主任助理張德暐分享了自己在鳳山社區推廣垃圾分類的工作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養成的環保習慣。“海滄社區與他過去在臺灣居住的社區模式很相似,通過不同形式的環保活動,讓他更容易與這里的居民打成一片,在海滄工作一年多,已把這里當做自己的第二個故鄉,美麗的家園需要靠我們的雙手共同維護。”他在現場呼吁:“如今海滄將邁向國際一流海灣城區,在保護海洋環境這個重任上,我們責無旁貸。”分享過后,他還與居民們做了垃圾分類常識互動,并送出裝有中國結、春聯、《活力新城 美麗家園》《我愛海滄的7大理由》的2019新春福袋。
臺青莊莉去年受聘為廈門海滄區鼎美村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在她看來,“文明小袋鼠”是很有意義的活動。“環保應要從家庭開始,從每個人身邊做起。”莊莉在受訪時表示,在臺灣,像垃圾分類這樣的理念,她從小就已經養成。但在她現在所服務的村莊,需要尋找更實用的方法,讓村民們更加容易接受。“我們會從小朋友的教育開始,因為小朋友能夠在家庭中扮演監督的角色。”“養成環保低碳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幾年文明小袋鼠通過各種環保主題活動,將環保理念帶入居民生活,所做的工作切實有效,孩子們接受得也快。”海景社區居民梁先生說,希望文明小袋鼠的環保活動能多辦一些,將環保理念深植每個人的心中。
“家校社”聯動向全市推廣環保理念
文明小袋鼠自2014年夏天在海滄區誕生以來,不斷升級,從1.0版“文明小袋鼠 垃圾不落地”到2.0版“文明小袋鼠 垃圾要分類”,再到3.0版“文明小袋鼠 垃圾變寶貝”,發展到如今的4.0版“文明小袋鼠 文明我先行”,文明小袋鼠作為廈門著名的環保文明品牌,不斷引領環保潮流,還率先走進自貿區、景區等,并發動企業加入到環保行動中,環保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并走向全市、走進中央電視臺,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文明辦評為全國“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今年,小袋鼠邀請廈門各行業的9名環保達人,成立了環保達人宣講團,走進社區、學校、農場、街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例如,進入青礁村蘆塘社“贈居民綠色蔬菜 換可回收垃圾”;進入思明區蓮花小學舉辦“文明小袋鼠 環保我先行”講座;走進美麗的鷺江之濱,在沙坡尾手繪文明小袋鼠,展現環保生活美學;邀請小學生、社區居民進入東孚街道西坂菜地,體驗“用酵素打地”;在東孚街道天竺社區成立了“酵素回收站”,走上海滄海富路街頭,邀請路人參與垃圾分類有獎問答等,真正實現了文明小袋鼠“家校社”的聯動模式,一步一個腳印,向全市宣揚推廣環保理念。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海滄馬青路護欄被撞脫落 多日無人處理2019-02-22
- 傳承千年的“油炬走境”昨晚登場 成海滄當地民俗文化品牌2019-02-20
- 廈門灌新路全線通車,海滄集美之間通行更便捷2019-01-28
- 海滄警方幫群眾找回500余件衣物 挽回群眾損失15萬元2019-01-28
- 海滄又火了!“民星”璀璨、數十萬人參加、一夜竄紅!2019-01-24
- 摩的霸占公交站不讓公交進站 海滄警方將加大查處力度2019-01-16
- 第60屆現代五項世界錦標賽明年5月將在海滄舉辦2019-01-09
- 廈門海滄130多個小區納入生活垃圾整改范圍 相關部門展開執法行動2018-11-15
- 海滄塢窟水庫50畝向日葵陸續綻放 花期持續至7月初2018-06-27
- 繪出最美孝親敬老畫卷 2018孝行海滄公益季近日開幕2018-06-2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