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懸賞10萬!3歲孩子在小區被拐走?真相揭開,廈門人怒了!
這兩天,
很多人的朋友圈流傳著
一則內容為
“家長懸賞10萬尋找3歲被拐女孩”的消息
“幫忙擴散,3歲女孩在錦繡花園小區被拐走,家長拿出10萬酬金尋人……”
網友紛紛傳遞愛心的同時,
也在為女孩的安危捏著一把汗。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
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網傳
懸賞10萬尋找3歲被拐女孩
消息稱,一名3歲女孩在錦繡花園小區附近被人拐走,小女孩能說出她爸爸的手機號碼。從監控上看,她是被一名40多歲的男人抱走了。
尋人消息中,留下了一部“139××××2999”的手機號碼,聲稱提供有效線索者可拿到10萬元的酬金,聯系人為寧繼春。
消息配發的圖片顯示,一名年幼的兒童坐在超市的購物車里,一臉天真爛漫的模樣。圖片中的兒童指稱是被拐的女孩。
求證
虛假消息曾多次被辟謠
10日晚,記者撥打了消息中所留的手機號碼,顯示為關機狀態。
經百度查詢,該手機號碼的歸屬地為沈陽市,被288個百度手機衛士用戶標記為“遼寧省鳳城市香元日用品廠”。
早在2015年,這條尋人消息就曾在上海、陜西、山東、福建、貴州、陜西、湖南等地廣為流傳,各地媒體經調查后均刊發報道表示“消息不實”。
該謠言曾在鄭州出現
10日晚,有理性的網友辟謠稱,“今晚朋友圈很多人轉發了……好幾年前的騙子信息,搜索一下就能查到。”
記者發現,轉發這條尋人消息的網友多為年輕媽媽群體。對此,有理性的網友認為:
孩子屬于弱勢群體,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刻意以孩子為工具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最容易引來人們的同情,從而達到傳播面的最大化。
其背后,無外乎出于兩種目的:在網絡上博取關注,達到心理上的滿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經濟利益。
律師
傳播愛心需核實
遼寧宏展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劉萬昕表示:
此類消息不僅在消費網友的愛心,
也污染了網絡環境。
網友不經核實就傳播“愛心”,
一旦不慎踩入了違法的“雷區”,
情節嚴重的會受到行政處罰直至刑事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來源:海峽導報公眾號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一男子3日內被騙2次 反詐中心提醒:切勿輕信網上虛假信息2019-03-06
- 公眾號發布失實及煽動性報道者到案自首2019-01-07
- 男子在北峰誘騙小孩?警方辟謠多條“拐小孩”傳言2018-05-11
- 西安3歲女童被陌生女子抱走 被抓后稱臨時起意想撫養2017-11-08
- 男童被熟人拐走16年當兒子養:談不上恨養父2017-05-10
- 開車和女子有不雅動作 莆田市民被罰100元?2016-12-07
- 廈門十大虛假信息騙術排行榜 “兌換積分”詐騙數猛增2016-04-1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