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標被冒名轉讓被告未必要賠 關鍵要看是善意還是惡意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 商標被冒名轉讓,主人卻不知情,誰來擔責?為此,商標的原主人告上法庭索要賠償。近日,廈門中院開庭審理了這樣一起因商標轉讓引發的官司。
據了解,原告委托第三方申請注冊商標,后來卻發現該商標未經原告本人同意,就被人轉讓給了被告Q公司,隨后被告公司又將該商標轉讓給L公司。
原告起訴認為,前述商標轉讓行為未經其同意無效,請求確認該商標歸其所有,并要求被告公司賠償其經濟損失5.8萬元。
法官提醒說,商標被冒名轉讓,被告未必要賠,關鍵要看轉讓是“善意”還是“惡意”。
事件:商標被轉讓,主人不知情
被轉讓的商標原本屬于原告張先生。原來,多年前張先生就委托第三人T公司申請注冊涉案商標KS。不料,2010年5月,有人以“張先生”的名義與被告Q公司,分別委托T公司、H公司就商標的轉讓簽訂了一份合同,轉讓費用總額顯示為5.8萬元。幾年后,被告公司又與L公司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書,將涉案商標轉讓給L公司,轉讓費為35萬元。
2018年1月,張先生以Q公司為被告,以H公司、T公司、L公司為“第三人”,向思明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確認涉案商標所有權歸其所有,被告公司依法配合其辦理商標過戶登記手續,并向其賠償侵權經濟損失5.8萬元。
被告公司答辯說,涉案商標由原告處轉讓給被告有效,被告受讓涉案商標系善意取得。如果確系他人冒充原告轉讓商標,也應由實施假冒的行為者承擔責任,原告訴請賠償損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第三人H公司、T公司均表示自己與本案沒有關聯性。L公司認為自己作為善意商標受讓人的合法權益應該受到保護。
一審法院認為,鑒于第三人L公司善意取得了涉案商標,其合法權益應予保護,原告要求確認涉案商標所有權歸其所有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不予支持。但一審認為,被告公司對涉案商標的取得不構成善意取得,被告并非涉案商標的實際權屬人,卻將涉案商標轉讓他人從中獲利。因此,一審判決要求被告公司賠償張先生經濟損失5.8萬元。
一審宣判后,原告和被告雙方都不服,均上訴至廈門中院。
原告:商標是我的,應該還給我
二審中,雙方圍繞被告公司是否構成善意取得展開激烈辯論,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是涉案商標的原所有權人,所謂其同意轉讓涉案商標的經公證的聲明書,是他人假冒的,而且已經被撤銷了。我與被告公司之間不存在商標轉讓合同關系。”原告張先生說,商標轉讓款的支付,按照被告公司的陳述,是公司法人代表的妻子坐飛機去外省繳納,而代理公司就在廈門,這與一般交易常識不符。
張先生認為,假冒者與被告公司、H公司三方串通,通過假公證書騙取商標局核準轉讓注冊。涉案商標權應當歸其所有,被告公司應賠償其損失。
被告:我沒有過錯,不應該擔責
被告公司表示,“辦理商標轉讓手續的人持有張先生身份證原件、商標注冊證原件、公證書原件,連公證處都沒法核驗出真偽,我們公司又有什么能力核驗出真偽呢?該商標是以合理價格轉讓,金額不大,在交易當時確定收到了能夠確保商標轉讓成功的全部資料,我方就當場支付了現金。當時現金取款記錄、航空飛行記錄等可以相印證”。
因此,被告公司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無需賠償原告的損失。
判決:關鍵要看是否“善意取得”
廈門中院經審理認為,善意取得制度的原則和規定應適用于商標權的流轉。本案相關證據證明,涉案商標當年被轉讓系有人假原告之名對涉案商標進行了無權處分。被告公司提交了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結婚證、航空公司飛行記錄、商標注冊證、核準商標轉讓證明等,上述完整證據鏈可以證明被告公司已實際支付商標轉讓費。在轉讓人持有涉案商標注冊證原件、名為“張先生”出具同意轉讓涉案注冊商標的聲明書之公證書以及商標轉讓所需的其他材料的情況下,被告公司與轉讓人簽訂商標轉讓合同,并支付商標轉讓費。
在上述商標的受讓過程中,被告公司已盡到了合理注意義務,支付了合理對價,并依法辦理了商標轉讓登記手續,其對涉案商標的取得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條件。
被告公司依法取得涉案注冊商標后,已將該商標轉讓給原審第三人L公司。上訴人(原告)要求判決確認涉案商標歸其所有、被告公司配合辦理商標過戶手續依據不足。鑒于原告所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公司對有人假其之名對涉案商標進行無權處分的情況是知情或存在重大過失,所以,原告要求被告公司賠償經濟損失,中院不予支持。
最終,廈門中院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原告一審全部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善意取得”如何認定?
本案二審法官說,商標權是一種可以流轉的財產性權利,而且商標注冊、轉讓均需經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登記,將善意取得制度適用于商標權,既有利于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也有利于維護商標權流轉的市場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客觀上也有助于督促原權利人對自身權利予以重視。
構成善意取得需符合三個要件。1.受讓人受讓該財產或者財產性權利時是善意的;2.轉讓的價格是合理的價格;3.轉讓的財產或者財產性權利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本案中,被告公司在涉案商標的受讓過程中已盡到了合理注意義務,支付了合理對價,并依法辦理了商標轉讓登記手續,其對涉案商標的取得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條件。
□相關案例
惡意搶注丟了域名又賠錢
搶注域名,搶到就是“賺到”?不久前,思明法院通過判決對惡意搶注域名的行為說“不”。最終,搶注者一審被判構成侵權。
原來,幾年前,曾先生通過廈門易名科技有限公司注冊了“oriental-dreamworks.com”和“shang-haidreamworks.com”兩個域名,域名中包含的“dreamworks”這個單詞與知名動畫公司夢工廠的商標近似。
夢工廠發現后,以涉案域名侵犯其商標權為由,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提出投訴。隨后,仲裁中心認定,曾先生搶注域名的行為侵權,裁決其將涉案域名無償轉移給夢工廠。
曾先生不服,向服務商易名公司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不過,曾先生起訴后,夢工廠動畫影片公司也向思明區法院提起了反訴。夢工廠反訴要求,判令曾先生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將涉案域名無條件轉移給夢工廠。
最終,思明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支持了夢工廠一方的訴求。判決認為,夢工廠公司對“dreamworks”享有了合法的在先權益,曾先生注冊易造成混淆的域名、注冊后又長時間不使用并欲高價出售的行為,侵犯了夢工廠公司的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其立即停止侵權,并將域名轉移給夢工廠注冊使用。同時,還要賠償夢工廠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1萬元。
□律師說法
哪些情形屬于惡意搶注?
福建自暉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敏輝律師: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被告的行為被證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其具有惡意:(一)為商業目的將他人馳名商標注冊為域名的;(二)為商業目的注冊、使用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與原告提供的產品、服務或者原告網站的混淆,誤導網絡用戶訪問其網站或其他在線站點的;(三)曾要約高價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該域名獲取不正當利益的;(四)注冊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準備使用,而有意阻止權利人注冊該域名的;(五)具有其他惡意情形的。
導報記者陳捷通訊員廈法宣/文陶小莫/漫畫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中國規范商標注冊行為 擬通過完善商標法律制度2019-02-19
- 惡意搶注囤積商標 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決遏制2018-12-25
- 騰訊急了!超過5億人使用的“捂臉”表情被搶注商標2018-09-14
- “滴滴”并非一家專有 本地企業“傳情”注冊2018-08-29
- 上半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75.1萬件2018-07-13
- 老字號扎堆兒打官司 一場硝煙四起的商標戰2018-05-21
- 老字號扎堆兒打官司 商標“爭奪戰”為何沒完沒了2018-05-21
-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有力解決商標、專利分頭管理和重復執法問題2018-05-14
- 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138.2萬件 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2018-04-24
- “鼓浪嶼”餡餅打贏商標侵權官司 被告被判立即停止侵權2018-01-3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