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創建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市 提升城市宜居度

      整治前新陽主排洪渠曾是一條臭名遠揚的“龍須溝”,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其中,使這里成為一條黑臭水體。 (市市政園林局供圖)

      廈門創建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市 提升城市宜居度

      整治后整治后的新陽主排洪渠不僅沒了異味,而且魚蝦回來了,岸上也常常能見到白鷺飛翔的身影,成為周邊居民休閑的好去處。 (陳嘉欣 攝)

      廈門創建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市 提升城市宜居度

      人行道透水磚能夠下滲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同時也能提高行人行走的舒適性。 (記者吳??鼣z)

      海峽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通訊員 薛榕柳婧)3月8日,連續下了多天的春雨終于歇了一會。在翔安南部新城,道路很快恢復干爽。居民楊阿姨迫不及待地約上姐妹,到家門口的鼓鑼公園健走。“咱們這個是‘海綿公園’,即使是下雨天,鞋子也不容易濕!”楊阿姨自豪地說。在翔安新城,不僅有海綿公園,還有海綿小區、海綿道路、海綿學校……它們共同發揮作用,使整個片區成為一塊“大海綿”,下雨時蓄水,需要時“放水”,從而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新城環境承載力提升了,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居民也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翔安新城,是廈門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廈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為契機,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功能不斷升級優化的新路徑,破解土地資源有限、資源環境容量小等發展瓶頸,更好地建設“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助力廈門高質量發展。

      三年的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廈門秉承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率先全國做出了“海綿城市不局限于試點區,全市都要按照海綿城市理念要求建設”的莊重承諾,實現從“試點海綿”到“全域海綿”的轉變。以“多規合一”和“一張藍圖”為依托,通過組織保障、統籌規劃、規劃統籌、精準管控和共同締造,將海綿城市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廈門建設有機融合,逐步形成“全市域推廣,全流程管控,全社會參與”的海綿城市建設新格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廈門又一次得到生動實踐。

      廈門創建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市 提升城市宜居度

      翔安新城鼓鑼公園是全市第一座“海綿公園”。(市市政園林局供圖)

      勇當生態排頭兵

      率先全國推廣“全域海綿”

      廈門因海而生,憑海而興,與海共榮,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

      20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親自牽頭開展筼筜湖綜合治理,創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20字方針,推動昔日水體黑臭、魚蝦絕跡的筼筜湖,變成水清岸綠、鳥語花香的“廈門城市會客廳”“城市綠肺”。2002年6月,習近平同志任福建省省長時視察廈門,勉勵廈門要在生態建設上彰顯特色、走在前列,“成為生態省建設的排頭兵”。

      多年來,歷屆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同志囑托,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立市,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洞悉國內外城市發展規律,提出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指明了生態文明建設在城市中的具體抓手,為城市的發展轉型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式。

      面臨這一歷史機遇,特區建設者敢于先行先試。2015年5月,廈門獲選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2015年8月,廈門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市域內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計劃,明確要求新建城區應全面落實海綿城市理念,老城區結合城市更新,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現從“試點海綿”到“全域海綿”的轉變。

      海綿城市理念,與廈門這座城市的內涵和廈門人的內心高度契合。近年來,廈門城市建設持續提速,經濟總量快速上升,但受土地面積小、水資源緊缺、人口密度大等條件制約,廈門面臨資源環境容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

      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既是廈門擔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使命所在,也是廈門解決城市資源環境壓力、提升城市承載力宜居度、改善人居環境的必然選擇。基于這些清醒的認識,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海綿城市建設當成一件大事來抓,不斷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

      廈門創建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市 提升城市宜居度

      翔安新城內的旱溪公園能夠起到過濾、凈化雨水的作用。 (市市政園林局供圖)

      建立長效機制

      立法保障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是一項新型城市建設理念,在試點工作開展前,國內尚未有一套成熟的做法和模式可供借鑒。廈門也曾摸著石頭過河,但更有“殺開一條血路”的勇氣和擔當。

      試點初期,廈門迅速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組成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要求將海綿城市建設職責納入市市政園林局部門職能,發改、財政、規劃、建設、水利、交通等各相關單位也作為小組成員,既各司其職,又通力協作。

      為了進一步形成長效的體制機制,廈門啟動立法程序,將《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從政府規章提升到人大立法,進一步確立了各職能部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職能和責任,并將海綿城市建設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體系,逐步實現了政府職能上由試點探索到常態管理的轉換。

      廈門還以統籌規劃為方向,制定了全面融合海綿城市理念的《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將其作為城市空間規劃體系頂層設計。在此指引下,編制了“市、區及重點區域”的三級海綿城市規劃體系,做到各級海綿規劃與法定規劃層層銜接。

      過去“以項目引導建設”的模式與城市規劃脫鉤,往往導致工程建設呈現無序化、碎片化。針對這些弊端,廈門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迅速轉變建設思維,規劃統籌海綿城市空間發展,用系統性思維策劃建設項目,逐步搭建起信息共享平臺、項目規劃實施平臺、建設項目生成平臺,形成“規劃指導建設”的綠色通道。

      既要“立規矩”,又要“放管服”。廈門充分利用市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和海綿城市管控平臺,在不增加項目行政審批環節的情況下,將各項管控權責細分到各建設節點和各相關部門,將海綿城市建設管控落實到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構建了完善的海綿城市建設管控體系。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大量社區居民、工業企業、社會團體等利益相關方,廈門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深入踐行“共同締造”理念,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讓人民群眾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有話語權,有參與感,更有獲得感。

      城市水環境改善

      “海綿效益”不斷顯現

      2018年夏季,廈門多次下暴雨。不過,在海綿城市試點片區,并未發生內澇現象,而在試點片區外,一些道路由于進行了海綿改造,積水很快消退,城市迅速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近年來,隨著一個個海綿項目的實施,海綿城市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在廈門不斷顯現。

      位于海滄馬鑾灣片區的新陽主排洪渠,曾是一條臭名遠揚的“龍須溝”。過去,周圍的村莊里幾乎沒有修建化糞池,每天有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新陽主排洪渠,使這里成為一條黑臭水體。通過3年悉心開展“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綜合整治工作,如今,新陽主排洪渠不僅沒了異味,而且魚蝦回來了,岸上也常常能見到白鷺飛翔的身影。“這樣的景觀,在前幾年是不敢想象的!”家住附近的陳先生高興地告訴記者,曾經的“龍須溝”變成“靚水溝”,成了附近居民休閑的后花園。

      除了水環境明顯改善,水安全也更有保障。在馬鑾灣片區內的一些城中村,由于排水系統不完善,一遇暴雨,極易發生內澇,給附近居民帶來嚴重影響。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開展后,相關部門認真分析內澇問題成因,從全流域尺度構建了“上截-中蓄-下排”大排水系統。2017年汛期,馬鑾灣試點區歷史內澇點均未發生內澇,6個城中村居民免受內澇之苦。

      廈門的地理環境生態俗有“風頭水尾”一說,是一個原水資源非常緊缺的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為廈門緩解水資源緊張局面提供了新方向。據統計,在馬鑾灣試點區內,隨著海綿項目的實施,綠化灌溉用水、景觀水體補水、市政雜用水開始大量使用雨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年雨水資源利用量達83.6萬噸。

      根據2018年開展的群眾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馬鑾灣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總體滿意度達到94%。

      定位為廈門城市副中心的翔安新城,是廈門實施海綿城市試點的另一大片區。翔安新城試點區的海綿建設以目標導向為主、問題導向為輔,重點突出城市建設管理中的海綿管控。經過三年多的海綿城市建設,翔安新城的水環境明顯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正逐步實現,鼓鑼公園、東山水系公園等一批“海綿公園”的建成投用,也大大提升了片區的人居環境。

      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將認真總結試點經驗,持續推進全市域的海綿城市建設,按照《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確定的目標,到2020年,全市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全市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5年,全市基本完成海綿城市建設。

      主要成效

      試點項目建設進展

      完成建設面積

      32.544平方公里

      廈門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總面積35.4平方公里,其中,海滄馬鑾灣試點區試點面積20平方公里,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15.4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底,完工項目196個;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面積32.544平方公里。通過三年試點建設,海滄新陽主排洪渠已消除黑臭,正在逐步恢復水生態及周邊自然生態,7處內澇點都已完成治理并在雨季中沒有出現內澇;翔安鼓鑼流域通過構建“海綿骨架”及源頭海綿建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連片海綿成效。

      試點區外建設進展

      改造老舊小區151個

      試點區外海綿城市建設以修復城市水生態、解決城市水體黑臭、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為主要目標,以九大溪流生態修復為核心,結合筼筜湖、五緣灣、杏林灣等灣區整治,推動全市“大海綿”建設;各轄區根據現狀主要問題以及建設開發時序,選取不低于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編制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全市實現88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據統計,試點區外,結合海綿城市理念改造的老舊小區達到151個,以排水分區為基礎單元整治城市內澇風險點和積水點123處。

      名詞

      海綿城市

      它是生態文明在城市中的具體體現,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安全為重、因地制宜、統籌建設”的基本原則,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海綿城市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達到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的目標要求。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456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