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83歲老人“讀書”養生 目標120歲
■王雋品在市圖書館借閱圖書。
王雋品在圖書館閱讀并做筆記。
臺海網3月10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記者日前從市圖書館了解到,2018年成人讀者借閱冊次最高的前5名中,60歲以上的讀者就有三名。其中年齡最大的是家住湖濱一里的王雋品,今年83歲。他借閱圖書399冊,居成人讀者借閱量第5名。王雋品主要借閱養生保健類書籍。他說,自己83歲還能擁有好身體,多看養生保健類書籍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文/圖 記者 龔小莞
隨身背的小包里放兩本書,一有機會就拿出來讀
王雋品出生于1936年,1960年從南京工學院畢業后,到北京從事航天電子器械方面的工作,1982年來到廈門工作生活。到廈門后,他就成了市圖書館的常客,借助中外文獻資料幫助做研究,成果頗豐。60歲退休后,他把養生作為看書學習的一項內容,同時繼續科研工作。80歲以后,養生成了他唯一的學習重點,借的書大多是老年人醫藥保健方面的,也有部分人物傳記、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書籍。
王雋品每周兩次去廈門市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館,一次借超過10本書。他每天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比較多,經常隨身背個小包,放兩本書,到公園或者筼筜湖邊,在空氣好的環境中看書,間歇做做廣播體操,打打太極拳。很多鍛煉身體的人路過,看到他那么大年紀還在看書,都很敬佩,會停下來和他交流。連等公交車的時候,他也會看書打發時間。晚上他一般8點左右就上床睡覺,有時候半夜兩三點醒來睡不著,就起來看書,等到有倦意了再睡。“看書比吃安眠藥更管用。”他說。
看了那么多書,最大收獲是對健康越來越有信心
他不使用手機,也很少用電腦,覺得有輻射,對眼睛也不好。他認為,看書是最健康的,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看。他把看書借書和鍛煉身體很好地結合,每次去圖書館,或搭公交車,或走路、騎自行車,他還堅持每周去鼓浪嶼,上島后快走和慢跑相結合,然后登日光巖,累了就找地方坐下來看書。
“我看書上說,現在人的自然壽命可以達到120歲,按這樣計算,60-80歲只能算是中年,開始養生還來得及。生理老化是自然現象,但不能老了就什么都不做,坐著躺著吃藥,要靠自己去對抗衰老。”王雋品說,看了那么多書后,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對健康越來越有信心,通過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強身健體,身體健康了,自理能力強,自己快樂,也少給別人添麻煩。
經驗
帶著問題找有關書看
結合自身情況不照搬
王雋品的做法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帶著想要解決的問題去找有關的書,把能看的書都看了,再考慮怎么和實際情況相結合。他把書中各個專家的相同說法記下來,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再根據自身情況向醫生請教,或與親友交流。例如人參,有的說吃了好,有的說不好。醫生說他陰虛,要多吃涼性的,人參是熱性的,就不適合他吃。
王雋品的父親因心臟病去世,因此與心臟養護有關的書他一定會看。由于對這方面很重視,他80多歲了,心臟某些方面的情況比年輕人還好。
王雋品目前正在看兩本書,覺得收獲很大。一本是中國人口出版社出版的《老年飲食營養百問》,里面提到26種食物能抗衰老,有大豆、菠菜、大蒜、洋蔥、西紅柿、葡萄、胡蘿卜、卷心菜、雜糧、桂圓、核桃、黑芝麻等。他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其中的食物。另一本書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拍拍打打好養生》,針對生活中的常見病癥,提供數十種拍打療疾的方法。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老人出門忘關火 家中冒煙驚動全小區2019-03-28
- 老人被壓車底眾人抬車救出 小伙做心肺按壓“救活”她2019-03-24
- 龍巖長汀給老人免費發放定制手機2019-03-20
- 老人擔心女兒“放學迷路”報警求助 真相令人心酸2019-03-15
- 八旬老人每天做引體向上堅持30年 肩周炎沒再發作過2019-03-13
- 建議60歲以上老人免門票什么情況?60歲以上老人免門票什么時候實施2019-03-11
- 六千老人開心“鬧元宵” 玩游戲賞好戲其樂融融2019-02-25
- 福州一老人欲輕生 消防員飛身救人2019-01-14
- 患癌老父失聯自己出差 女子遠程求助民警破門救人2019-01-11
- 老人深夜突發心肌炎 警民聯合施救終脫險2019-01-1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