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老人中藏了一位“大咖” 2年寫詩160首還屢獲大獎
許景(右三)與詩詞班的師生一起到萬石植物園采風。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晉君)近兩年,廈門詩詞圈里活躍著這樣一位“大咖”:他的作品屢次被刊登在《中華詩詞》及廣州《詩詞報》等核心刊物上,多次獲得詩詞全國大獎,他就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當代文學學會會員、廈門老年大學詩詞學會會長許景。自2017年3月起,許景參加了廈門老年大學詩詞班,跟隨著名詩詞教育家余元錢學習古典詩詞,并用手中的筆謳歌時代,書寫人生。
貼近生活,樂為時代鼓與呼
對于學習這件事,許景一輩子都沒有放松。他年輕的時候就對文學尤其是古典詩詞十分熱愛,閱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籍。高中畢業后,許景到部隊擔任過新聞干事,還擔任過《前線報》及《東海民兵》的特約記者。退休后空閑下來,他便重拾對詩詞的熱愛。
2017年,許景進入廈門老年大學詩詞班進行系統的學習。因具有古典文學的基礎,以及多年來在市、區有關部門擔任領導的工作經驗,許景尤其喜愛創作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作品。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申遺成功。許景觸景生情,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鼓浪嶼申遺》,并在報刊上發表。之后,他創作的《賀黨的十九大召開》獲“助力新福建,歡慶十九大”全省詩書畫影聯展一等獎。“這兩個作品受肯定,提高了我的創作熱情,讓我創作的動力更足。”許景介紹,創作時政詩時要把握主旋律,使用簡練的語言,并賦予詩歌的藝術性。
如蜂釀蜜,勤于耕耘結碩果
今年3月,許景成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他的《發表40周年》等作品先后刊登在今年的《中華詩詞》上。
談及自己的創作,許景說一方面自己向古人學習,大家都熟知《唐詩三百首》,但全唐有5萬多首,可以分門別類地學習;另一方面,他還向今人學習,余光中的《鄉愁》、林恭祖的《春節懷大陸》、熊東遨的《秋蟬》、劉章的《山行》等名家的作品都是他學習揣摩的對象。此外,許景還向書本學、向社會學,不僅閱讀大量的書籍,還常到基層、景點去采風。
許景有個本子,一看到立意高雅的詩句,他就會馬上記錄下來,待閑時細細研讀。“有時候創作靈感來了,就算半夜,我也會爬起來寫詩詞。”在過去不久的寒假中,他以中國傳統八雅為主題,創作了8首詩,得到業界人士的高度好評。
兩年來,許景筆耕不輟,共創作了160余首作品。其中,他的《美哉鹿城》獲“第八屆中華詩人踏春行”全國一等獎,《旗袍秀》獲“第四屆詩詞世界杯”一等獎。
甘做人梯,愿化春雨潤詩田
自去年3月以來,許景擔任廈門老年大學詩詞學會會長,除了自己勤奮學習之外,他還為提高學會成員的詩詞水平奔忙著。學會去年成立雅趣小組,每個月利用周末組織詩詞愛好者深入社會學習、采風、交流;此外,還成立名師指導組,對新學員的作品進行把關和指導。
在平時,經常有老年大學的學員把作品發給許景,請他幫忙點評,許景都一一悉心指點;同時,許景對外地的詩詞發燒友也十分熱情。有個聚集著全國詩詞愛好者的“紫云山文友群”,許景是群里的顧問,常給大家答疑解惑。此外,愛好書法的他還會到社區書院和企業參與寫春聯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廈門老年大學組織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活動,許景牽頭組織市、區老年大學學員創作了300多首作品。
“希望通過廈門老年大學詩詞學會這個平臺,讓更多詩詞愛好者學有所成,為晚年增光添彩,為時代做貢獻。”許景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老年大學發布2019學員大數據 喊聲“方萍”三人回頭2019-03-08
- 兩岸百名學生領袖坊巷游 閩都文化在心間2018-08-15
- 兩岸百名學生領袖坊巷游 閩都文化在心間2018-08-15
- 93歲數學教授潘鼎坤講詩詞:唐詩萬歲!宋詞萬歲!2017-06-05
- 《三坊七巷賦》作者林慶輝:總有一種文化需要我們敬仰2017-05-23
- 父母們注意了!過早讓孩子背誦詩詞識字會變笨2016-11-0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