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首個紅樹林公園擬2020年開放 擁有4.2公里海上棧道和7座觀鳥亭
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建設順利推進
4.2公里海上棧道和7座觀鳥亭將讓游客與自然親密接觸
公園棧道效果圖
在環東海域東北角,一片郁郁蔥蔥的海上森林如同巨大的盈綠翡翠鑲嵌在海面上。這里是全市第一個以紅樹林為主題,且面積最大的紅樹林生態濕地公園——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的施工現場。記者日前從市海洋發展局獲悉,項目二期工程已完成約18萬平方米的紅樹林種植,公園將力爭在明年底建成并開放。
在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建設現場,海水與淡水相交匯的獨特地理位置為紅樹林種植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公園一期工程經過6年多的種植與管養,目前已經形成了5個以本地樹種秋茄為主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區,紅樹林長勢良好,已形成規模。種植紅樹林依然是二期工程的重點任務。據市海洋發展局方面表示,二期將新增總面積近36萬平方米的紅樹林,施工方從去年5月份開始種樹,目前已完成了一半的種植任務。在現場,施工人員還在將綜合調配后的淤泥回填,建造更多的宜林灘地用以種植紅樹林。
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二期項目于2016年12月啟動,工程分為水工和景觀兩部分,水工部分包括紅樹林種植區域的建設及在其外側設置圍堰、水道清淤、新建碼頭、木棧道等,截至目前已完成約84%的工程量。不僅長4.2公里的海上棧道的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包括游船碼頭、聽濤碼頭和引育種中心碼頭在內的5個碼頭中,也有四個已經完成了主體施工。
市海洋發展局表示,二期景觀工程部分施工單位已于去年11月進場,接下來將開展觀鳥亭、休閑長廊、休閑廣場等景觀建設。值得一提的是,二期項目計劃建設7座觀鳥亭,公園建成后,市民游客就能更近距離、更科學地欣賞濕地水鳥。
項 目 名 片
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地處翔安區,同安灣灣頂。公園建設以生態為基礎,以保護為目標,以開發為輔助,依托濱海區域景觀的優勢,適度結合旅游、科普等公共活動,在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基礎上,適度增設旅游休閑設施。既發揮城市濕地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閑游樂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也保證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對于海洋生態修復和新城環境提升具有積極意義。(記者 林雯 通訊員 佘逸)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清明假期廈門實現旅游收入15.65億元 踏青賞花成主流2019-04-08
- 清明假期 廈門位列國內游熱門度假目的地第三位2019-04-06
- 512歲“鐵樹王”將獲治療 它的老伙伴們如今可好?2019-04-04
- 校長陪吃飯家長掌大廚 廈門湖里區教育局打好舌尖保衛戰2019-04-04
- 服務升級!廈門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辦稅2019-04-04
- 廈門今年建9個省級美麗鄉村 計劃總投資4000萬元2019-04-04
- 15位“教練”現身廈門分享抗癌歷程 300多名患者與家屬參與2019-04-03
- 福建發布一批人事信息!涉及廈門、寧德等地2019-04-03
- 陳嘉庚用過的石桌凳玻璃罐來廈 部分精品預計10月21日展出2019-04-03
- 打工妹抱早產兒深夜流落廈門街頭 市民發現后紛紛走向她2019-04-0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清明登山男子不幸墜崖身亡 救援隊歷時10小時2019-04-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