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超120只栗喉蜂虎在五緣灣自然保護區居住 創下新高
今年,超120只栗喉蜂虎在五緣灣自然保護區居住,創下新高。記者陳理杰攝
與往年相比,今年栗喉蜂虎提前一個星期來廈安家,可能與今年氣溫較高有關。記者陳理杰攝
栗喉蜂虎被稱為“中國最美候鳥”。記者陳理杰攝
栗喉蜂虎在枝頭歇腳。記者陳理杰攝
栗喉蜂虎似乎在跟同伴炫耀:“我有美食,你有嗎?”記者陳理杰攝
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內,繁殖期的栗喉蜂虎正在筑巢。它們高抬栗紅色喉部,機械式地擺動著黑色長嘴,在墻體鑿出深深的洞穴。記者陳理杰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彭怡郡)伸展著藍綠色的羽毛,懸停在石壁前,黑色的長喙一下下擺動著,鑿出一個個深深的巢穴,這些坑洞就是栗喉蜂虎未來幾個月的居所。
本月,享有“中國最美候鳥”和“夏日精靈”之稱的栗喉蜂虎如約來到廈門,它們不僅比往年早到一星期,在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內筑巢的栗喉蜂虎數量也有所增加。
變化來更早,來更多
每年3、4月,是觀鳥的最佳季節。近期提前抵達的栗喉蜂虎又讓廈門的觀鳥愛好者興奮不已。廈門觀鳥協會資深觀鳥人士凌飛鶴表示,栗喉蜂虎主要分布于東南亞,每年4月至7月,它們會飛來廈門,在此產卵、孵化、養育幼鳥,8月后再陸續返回東南亞過冬。目前,在廈漳泉及金門,都發現了栗喉蜂虎的繁殖點。
凌飛鶴介紹,2017年,在保護區內居住的栗喉蜂虎超過80只,而今年則有120只左右。這也是保護區成立以來,栗喉蜂虎數量最多的一年。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栗喉蜂虎會散居在廈門各處,如在仙岳山、忠侖公園、五緣灣濕地公園等地方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不僅如此,凌飛鶴表示,4月7日,栗喉蜂虎的先頭部隊就抵達廈門,往年則是在4月18日左右,這可能和今年氣溫較高有關系。
筑巢標準高,功夫好
對于愛巢,栗喉蜂虎有著嚴要求高標準。筑巢的墻體需要是陡峭的土墻,巢穴外部視線要好,保證陽光充足。這些小鳥喜靜,不喜歡有人,或是貓狗打擾。要找到滿足這些條件的區域,實屬不易。
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是栗喉蜂虎在廈門的主要繁殖地和棲息地。騎馬山是保護區核心區,這里的巖壁含有砂質土壤,較好挖掘,深受栗喉蜂虎的喜歡。筑巢時,它們會用利爪和長喙挖槽墻體。筑巢約耗時兩個星期,巢深約1米到2米。為了讓栗喉蜂虎安心居住,保護區工作人員提前清理了園區的雜草及飲用水,還把原本平緩的土坡改成了峭壁,共修整了1000多平方米的筑巢區,供其筑巢。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納米比亞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使用塑料袋2018-11-23
- 黑龍江省20處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將調整 現公開征求意見2018-10-30
- 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退養還濕見成效2018-10-12
- 多處自然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 生態環境部約談地方政府2018-09-29
- 國慶前羅布泊再發通告:將嚴厲打擊私自進入保護區旅游、探險2018-09-27
- 第十四屆中國俱樂部杯帆船挑戰賽廈門開賽2018-09-21
- 西部三省區聯合開展四大自然保護區巡護執法專項行動2018-08-31
- 泉州5個自然保護區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2018-08-15
- 青海湖景區管理局叫停域內游覽和婚紗攝影等活動2018-08-06
- 武漢已建5個濕地自然保護區 沉湖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18-08-0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市政園林部門啟動“呵護榕樹”行動 無人2019-04-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