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廚余垃圾每天可發電3萬度 解密廚余垃圾處理過程
經預處理分離出非廚余垃圾。記者陳理杰攝
垃圾運輸車出廠時會“洗澡”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吃剩下的果皮、殘渣等廚余垃圾,經過處理后能發電、能堆肥。這個過程就像在“淘寶”,從臭烘烘的廚余垃圾中“淘”出有利于城市發展的綠色生機。昨日,晨報記者走訪廈門市垃圾分類(廚余)處理廠,了解廚余垃圾變廢為寶的全過程。
“滾筒洗衣機”精細篩選
早上7時,廚余垃圾處理廠門口陸續有垃圾運輸車抵達。一箱箱廚余垃圾倒在了預處理車間,機械大鏟子一下下地把廚余垃圾送上傳輸皮帶。為了讓處理成效更顯著,廚余垃圾上線預處理前要經過“淘寶”過程,即預處理環節:除去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僅留下可發酵的廚余垃圾。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淘寶”的第一關,是人工分揀。工人們拿著長鉤子,有規律地伸進廚余垃圾內。有時,工人們會從中勾出布條、皮帶。這些垃圾是不能混入廚余垃圾中的,它們在預處理環節會影響機械運作。
人工分揀后,便是機械處理環節。首先等待廚余垃圾的是破袋齒輪,這些齒輪會割破裝裹垃圾的塑料袋;緊接著,廚余垃圾被傳輸進滾筒。“這個滾筒就像洗衣機的滾筒,上面布滿了10厘米大小的孔洞。經過高速滾動,體積小、質量重的廚余垃圾會正好落入孔洞;塑料袋、瓶子等非廚余垃圾則留在滾筒中。這樣,便能快速分離出廚余垃圾。剩下的垃圾則作為其他垃圾,進行焚燒發電。”工作人員說道。
工作人員表示,廚余垃圾中常會混入貝殼、大骨頭等,這些都屬于其他垃圾,并不屬于廚余垃圾。“這些東西無法發酵,達不到處理效果,而且還會破壞機器。”
利用“牛吃草”技術發酵
經過分揀的廚余垃圾,被送入發酵罐。在這里,廚余垃圾將在55℃的高溫下,持續發酵25天-30天。為了讓發酵過程更加徹底,發酵箱內有7個攪拌軸,會不定時進行攪拌。工作人員表示,這個發酵方法名為高溫干法厭氧發酵,發酵過程就像牛吃草一樣。牛食用的有機物,經過厭氧消化過程,即水解、酸化,會產生乙酸,再產生甲烷。發酵后的廚余垃圾最終也會留下三種剩余物,分別是沼渣、沼液和沼氣。
發酵產生的沼渣可以制作成有機堆肥產品、營養土,沼液可以用來制作有機液肥。沼氣則儲存在沼氣包內,經過利用發電并入城市電網。發電效果如何呢?工作人員舉出了一組組數據。廚余垃圾處理廠每天可處理500噸-800噸廚余垃圾,發酵罐每天可發酵廚余垃圾180噸。一噸廚余垃圾可產生120立方米的沼氣,可以發電250度。根據統計,廈門經過處理的廚余垃圾每天可發電3萬到4萬度。這些電量除了提供給廚余垃圾處理廠之外,一大半都輸送到了城市電網。
特寫
垃圾車出廠“洗香香”除味
記者在廚余垃圾處理廠門口看到,在垃圾運輸車的必經之路及分揀區門口,都安裝了不少噴淋裝置。運輸車出廠時,會在噴淋裝置下停留一段時間,洗個香噴噴的“化學浴”。工作人員表示,這是為了給垃圾運輸車洗澡除味。
而廚余垃圾預處理車間里的味道也不會太重。因為車間外部有補風設備,會把新鮮空氣送進車間內。其頂端還安裝了大量通風管道,不斷地將車間內的空氣抽出去,實現循環。
廈門將新建一座垃圾壓縮中轉站
晨報訊(記者彭怡郡通訊員李文林)昨日,記者從廈門市環衛處了解到,廈門將新建一座垃圾壓縮中轉站。項目建成后,計劃生活垃圾轉運能力達3500噸/日,餐廚垃圾中轉能力達500噸/日。
該項目分2個階段建設。目前,第一階段完成建設,預計7月底可投入運行;第二階段預計2019年年底建成投用。
第一階段完成建設后,中轉站日轉運能力將由600噸提升到2300噸,且具備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轉運能力。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廚余垃圾處理器亮相廈門環衛裝備新品展2019-05-30
- 年花漸漸“下崗”謝了該咋辦? 環衛處有關負責人釋疑:往廚余垃圾桶扔2019-02-2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800多雙侵權鞋被查 廈門海關查獲涉嫌侵權休閑2019-07-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