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
網住的是魚 纏住的可能是白鷺
筼筜湖保護中心集中開展清理漁網行動,讓白鷺安心覓食
廈門晚報訊(記者 謝雨真)筼筜湖生態環境好,魚類資源豐富,是白鷺的理想覓食地,也是非法捕撈行為的多發地。非法捕撈行為不僅嚴重影響白鷺覓食,甚至還會給它們帶來生命危險。記者從筼筜湖保護中心了解到,為期一個月的集中清理漁網行動結束,清理了大量漁網和一些其他工具。
筼筜湖保護中心表示,根據夏季非法捕撈行為增多的特點,清理漁網行動還將不定期開展。
【危害】非法捕撈的漁網 給白鷺造成傷害
白鷺在半空掠過,看準時機俯沖捕捉湖面上的魚兒,這樣的場景,幾乎天天都能在筼筜湖區看到。而非法捕撈撒下的漁網,非常容易給覓食的白鷺造成傷害。比如,魚兒被明網纏住后基本上難以逃脫,而在網上掙扎的魚兒會引起白鷺的注意,白鷺俯沖捕食時,很容易被明網纏住。2015年,筼筜湖區就發生了多起白鷺被明網纏住,最終因體力透支而溺亡的事件。
各類漁網,還會對游船、湖區保潔船等產生威脅,比如有時筼筜湖保護中心的保潔船在湖面作業時,螺旋槳常常被漁網纏住。
根據《廈門經濟特區筼筜湖區管理辦法》第十八條,湖區內是禁止養殖和捕撈的。而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取利益,在湖區進行非法捕撈,他們通過輪胎船進到湖區,然后撒下各種各樣的漁網。
筼筜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一般來說,每年5月-9月,筼筜湖區非法捕撈現象就會明顯增多,這主要是因為,這段時間魚類比較多,而且下湖放網沒有那么冷。冬季寒冷,不法分子下湖的就比較少。
【對策】沿岸都裝高清監控 摸清不法行為特點
目前,筼筜湖沿岸都安裝了高清監控探頭,夜間也能實時監控湖面情況。7月24日晚上是清網行動的第一天,筼筜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從監控中發現不法分子下網后,當即前往相關區域收網。截至行動結束,共清理出明網68張、火車網65節、喇叭網21節、蟹籠4個、泡沫船3個、大汽艇船1艘、輪胎船1個,總網長約425米。
筼筜湖保護中心安保科科長陳國雄介紹,不法分子很懂潮汐規律,他們一般會在西堤開啟閘門納潮后半個小時,前往湖區下網。因為這個時候,大量魚類被海水帶進筼筜湖,納潮結束后,湖水比較平穩,漁網不容易沖走。不法分子常用的網有:喇叭網、火車網、明網。經過多年的“交手”,筼筜湖保護中心也摸清了不法分子下網的規律和喜歡下網的地點。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起,筼筜湖保護中心就成立了清網小組,對放入湖區的漁網進行清理,將清網行動常態化,每周組織一至四次清網行動。經過兩年多的常態化清網,收繳的漁網長度可環繞筼筜湖四周多。
【提醒】西堤閘口禁止垂釣
西堤閘口是納潮處,海水涌入時會帶進來大量海鮮,是白鷺最喜歡也是最集中的覓食區。在這里,市民可以近距離觀察白鷺覓食的姿態,許多攝影愛好者也長期在此蹲點抓拍。根據《廈門經濟特區筼筜湖區管理辦法》,閘口區域是禁止垂釣的。甩桿、拉線等動作很容易傷害到白鷺,對路過的行人也是威脅,請垂釣愛好者特別注意。筼筜湖保護中心在該區域加強了安保力量,勸阻垂釣者。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首設創投大會 24項活動為2019-08-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