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廈門市全民健身運動會,國際象棋比賽吸引了不少年輕選手。(資料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伊琳)國際象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二人對弈博弈游戲,融合科學、文化、藝術、競技為一體,是全球普及率最高的體育項目。1956年,中國將國際象棋正式列入體育比賽項目。
相對圍棋、中國象棋而言,我們對國際象棋或許稍感陌生,但你知道嗎?在廈門已經擁有上百名的棋協大師。
威力無比的皇后、無堅不摧的馬、縱橫馳騁的車、歷經千辛萬苦最終能升變的小兵……棋局既栩栩如生又變化莫測,被譽為“智慧的體操”的國際象棋,以其對抗性強、變化多、趣味濃等特點,在廈門“圈粉”無數。
國際象棋氛圍愈發濃郁
“國際象棋是世界范圍內最流行的棋類活動之一,國際象棋愛好者保守統計有8億多人,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目前擁有189個會員國。”廈門市棋類協會副秘書長、弈之海國際象棋學院負責人李少靈告訴記者,國際象棋是僅次于足球的第二大體育運動。
“現在,廈門學習國際象棋的孩子非常多。” 李少靈介紹,十多年前,廈門國際象棋的培訓機構僅有2家,而近些年相關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廈門國際象棋培訓機構達50多家。此外,廈門各中小學校紛紛開設國際象棋課和國際象棋社團,每年接觸和學習國際象棋的青少年已達數萬人。
國際象棋作為廈門市全民健身運動會的標桿賽事之一,每年都被列為比賽項目,廣受市民歡迎,青少年一代對其更是喜愛。李少靈說,廈門市棋類協會每年都舉辦春秋兩季的國際象棋少兒比賽。她感慨道:“要知道,第一屆才不足200名選手報名,現在,我們得限制1500名的報名名額。”
因為濃郁的國際象棋氛圍,該項目今年還首次列入廈門“本土奧運會”———廈門市第二十屆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列入校本課程進行推廣
作為一項風靡世界的棋類運動,國際棋聯從1998年開始在全球中小學推廣國際象棋,而我國教育部、體育總局也在2001年、2002年連續發文,推動國際象棋走進課堂。
“國際象棋是一項具有教育意義的項目,它能夠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培養大局觀、如何面對成敗等。”李少靈介紹,棋類項目在廈門已經深耕校園,思明第二實驗小學、公園小學、瑞景小學、前埔北區小學等學校都將國際象棋列入校本課程中,這也標志著更多孩子擁有了新的智力運動“打開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首創的拼音國際象棋教材———《少兒基礎國際象棋》教材誕生鷺島。李少靈介紹,為了更好地在校園推廣國際象棋,她還邀請了國際象棋國家級大師肖紅來編著,“卡通形象的棋子形象深受小朋友的喜歡”。前世界女子棋手排名第一的侯逸凡還為該教材作序。她感嘆道,如果小時候有如此生動有趣的國際象棋讀物,相信會增添更多對國際象棋感興趣的小伙伴了。
李少靈說,下一步,廈門市棋類協會將加大對國際象棋的推廣和人才培養,使國際象棋的開放性和智慧性特征更好地融入廈門這座活力之城。
特寫
因兒子與國際象棋結緣
李少靈的兒子喜歡下國際象棋,她因此與國象結了緣。
十多年前,李少靈帶5歲的兒子去學下圍棋,兒子卻被國象吸引了:“媽媽,我想學這種棋。” 李少靈回憶,“當時,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棋。”2007年,李少靈第一次帶兒子去參加全國國象比賽,才發現他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機緣巧合,李少靈在廈門找到了退役的國象棋手作為兒子的教練。在教練的推薦下,她帶兒子參加亞洲青少年國際象棋錦標賽,她在現場給伊朗團當翻譯志愿者,接觸到不少國象老師。
有一次,兒子為了參賽向學校請假幾個月。“停課的幾個月,兒子都是自學。返校時,他的成績不僅沒有落后,還成為班級第二名。”李少靈認為,這是學國象的助益。
此后,為了兒子,李少靈創辦了弈之海國際象棋學院。在其他人的引薦下,她聯系到國象界的泰斗人物林峰。林峰的到來,也為廈門帶來更多高水平的國象教練,助推廈門國象水平的提高。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挪威棋手卡爾森擊敗美國對手奪得國際象棋冠軍2018-11-30
- 利物浦天才挑戰國際象棋冠軍 挺了17步宣告失利2018-10-09
- 全運會群眾比賽國際象棋超快棋混合團體賽 最后四輪展開爭奪2017-07-07
- 全運群眾比賽棋類項目開賽 圍棋國象時隔30年重回全運大家庭2017-07-06
- 金屬和皮革做成的便攜象棋2017-06-07
- 國際象棋福建賽區海選落幕 5名優勝者共同進軍全國決賽2017-05-15
- 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 國際象棋福建賽區海選結束2017-05-14
- 中印國際象棋對抗賽中國隊暫時落后2017-03-06
- 國際象棋第二屆中印對抗賽將在聊城再燃戰火2017-03-05
- 國際象棋奧賽第九輪 中國男隊女隊雙雙獲勝2016-09-12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車上偷手機藏廁所水管下 其舉動被監控記2019-08-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