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共建“海洋活性肽科技園”
預計投資2億元,進行抗菌肽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海洋活性肽科技園”項目在廈大的技術支撐實驗室。
海西晨報訊(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羅俊)9月8日下午,在2019廈洽會廈門團簽約儀式現場,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重點協調推動的“海洋活性肽科技園”項目完成了簽約。
協議由翔安區政府、福建省海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秘書處4方共同簽署,體現了政、產、學、研合力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探索。
該項目預計投資2億元,由福建省海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廈門大學王克堅教授團隊合作,進行抗菌肽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項目現階段已入駐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推動海洋動物抗菌肽相關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下一步將計劃建設海洋活性肽研究院和產業化生產基地。據悉,肽是介于氨基酸與蛋白質之間一種生化物質,對人體非常重要。
簽約儀式后,市海洋局領導還與簽約方進行了座談,在推動項目落地、加快新產品研發、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能力建設、做好宣傳推廣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和措施。
除了直接協調推動的項目外,此次廈洽會期間,還有兩個由市海洋局積極牽線協調的項目也完成了簽約。
“海洋國際化優質高端水產種苗中心及兩岸水產品運銷基地”項目由翔安區人民政府與廈門市海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計劃投資3億元,該項目成熟后預計可創收10億元/年。
“海西種蝦研發繁育基地”項目由翔安區人民政府與廈門百利控股有限公司簽約,計劃投資2.5億元—3億元,項目產值預計10億元。
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廈門形成了完備的海洋漁業招商工作機制,將全力做好招商項目的對接、協調等服務工作,為企業爭取更多政策、資金支持,同時也歡迎企業通過“以商引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來廈投資。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地鐵2號線32個最新站點名公布 計劃18日開2019-09-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