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查獲197.7噸禁止進口類固體廢物 洪佳盛 攝
東南網11月5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洪佳盛)今年來,廈門海關深入推進“藍天2019”系列行動,不斷強化進境“洋垃圾”風險研判和查獲處置,提高打擊精準度,有效震懾了走私“洋垃圾”犯罪行為。日前,該關連續查獲兩起化工固廢垃圾走私進口案,總重397.7噸。
今年5月,石獅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向廈門海關隸屬東渡海關申報進口一批對苯二甲酸,總重200噸。現場關員查驗發現,這批貨物外觀呈黃色粉末狀,并帶有明顯的結塊形態。經取樣送檢鑒定,確認這批貨物實際主要為包含有機成分的化工廢物,在我國屬于禁止進口類固體廢物。
廈門海關在數據分析時還發現,監管場所內還有一批貨物同樣為該收貨人所有,且品名相同,數量也相近,總重197.7噸,但企業遲遲未進行報關。經海關關員徑行查驗發現,兩批貨物情況相似。日前,專業機構鑒定結論顯示,該批貨物也是主要為包含有機成分的化工廢物,屬于我國禁止進口類固體廢物。上述兩批貨物已由海關緝私部門進行后續處理。
據悉,化工廢料是化工原料在生產利用的過程中剩余的邊角料,或者是生產過程中被污染的,不能再利用的廢棄物。如果隨意排放將對土壤、河流和空氣造成巨大危害。有的化工廢料可以回收提純再利用,但其過程要經過嚴格的處理,而且要支付較高的費用。一些境外不良企業為了逃避高昂的處理成本,便采取種種不法手段,不斷將一些“洋垃圾”以次充好,特別是將那些有可能在自己國內引發環境問題的產品“夾帶出口”到我國,逃避在其本國的垃圾處理費用。
據介紹,廈門海關對進口固體廢物實施了嚴格、規范的現場監管,不僅現場查驗全過程監控,而且對所有的進口固廢施行“100%機檢、100%查驗、100%過磅稱重”,通過集中審圖和人工開掏箱查驗,做到對固體廢物的百分之百查驗。
“我們也將加強后續稽查工作,若發現有企業違法違規,將一律撤銷他們的經營資質。多措并舉,堅決實現將‘洋垃圾’拒之國門之外。”廈門海關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海關退運今年最大一批滯港洋垃圾 重達210噸2019-09-04
- 廈門海關檢出不合格日本兒童牙刷4500把2019-09-04
- 29件瀕危木制品“闖關”被廈門海關截獲2019-08-05
- 廈門海關電子印章上線 行政審批實現全流程網辦2019-07-12
- 總重19.7噸 廈門海關助力臺灣水果香飄大嶝市場2019-06-28
- 廈門海關在郵遞渠道截獲20只活體昆蟲2019-06-21
- 廈門市進口企業年可減少增值稅21億余元2019-04-22
- 廈門市集成電路保稅監管模式創新獲總署批復2019-04-18
- 廈門海關出境加工業務告別紙質時代2019-04-17
- 廈門海關集中打擊燕窩走私2019-04-12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2019“象嶼杯”兩岸四大高校圍棋與人工智能邀2019-1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