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江海蘋 通訊員 羅雪光)探索建立行政協助機制,出臺行政協助管理辦法,明確行政協助的內容,推進行政協助依法規范開展;
創造性地引入清單管理理念,全國首創行政協助清單管理制度,用清單形式明確協助部門、協助內容以及協助時限,進一步規范部門間的協助配合;
構建“三位一體”的行政協助考核體系,強化日常督查,強化綜合評價,強化績效考核,實現了行政協助考核由“軟指標”向“硬任務”轉變、由“評時”向“平時”轉變。
……
據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去年以來,市委編辦積極探索建立行政協助機制,構建行政協助清單化管理模式,打造行政協助“機制+清單”的“廈門樣本”,極大地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融合互補,實現了政府行政效能和社會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增強了群眾獲得感,開啟了政府、企業、百姓“三贏”的良好局面,助力廈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創新行政協助機制
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政府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單個部門有時難于應對復雜的情形。市委編辦從創新機制入手,構建規范化、一體化、高效化的行政協助體系,改變政府部門“各自為政”現狀,促進部門職能融合。
2018年3月6日,廈門創新出臺《行政協助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和細化行政協助管理各項具體措施,進一步厘清行政協助中部門間的職權關系,建立完善跨行業、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行政協助制度,為行政協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為確保行政協助工作的有效落實,市委編辦通過抓實日常監管、綜合評價、績效考核三個重點,將行政協助工作納入年度全市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構建“三位一體”的行政協助考核體系。
行政協助制度的建立和落實,確保了行政協助實施“有據可依”,減少了部門間的推諉扯皮及低效率的協調溝通,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行政協助日益密切,不斷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
構建行政協助管理新模式
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深化
為了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杜絕推諉扯皮,提升工作效率,市委編辦在編制行政協助清單上下功夫,全國首創建立行政協助事項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部門間的協助配合。同時,依托“廈門市權責清單管理系統”平臺,開設專門模塊,統一對外公布行政協助事項清單并實行動態管理,推動部門按“單”執行、市委編辦按“單”考核,解決了原先協助內容不細、協助時間不限、部門推諉扯皮等問題。
實行清單化管理的舉措,徹底厘清了各職能部門的協助事項,大大縮短協助時限。據統計,目前,廈門先后梳理編制了三批行政協助事項清單,公布了203項協助事項,用清單形式明確協助部門、協助內容、協助時限,進一步強化行政主體間的協作配合,建立了行政協助“1+1> 2”的效率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治理效益。
在查處城市違法建設過程中,市執法局通過行政協助機制,在市公安局的有力支持下,有效縮短案件調查取證的時間,加快案件查處的辦結速度,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2019年以來,通過“兩違”整治累計拆除違建620.75萬平方米,騰出土地1124.45萬平方米,已有1052.94萬平方米用于具體項目建設,拆后土地總利用率93.64%。在網約車管理方面,市交通局在公安部門的協助下,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背景審查時間只需5分鐘,既提升了審批服務效率,也強化了對網約車的監管。
破除部門壁壘
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行政協助機制的良好運行,有效破除了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守舊觀念,推動跨部門協助變“被動”為“主動”,大大加快了政府管理的運轉效率,進一步優化廈門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發展高質量發展。
市建設局積極履行建設檔案資料信息協助職責,向市市政園林局、規劃設計院等13家單位提供13598幅管線圖,為城市規劃、市政規劃設計、重點工程、公路工程、房地產工程和專業管線管理提供了大量輔助信息,節省了前期探測費用的投入,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助力項目早完工、早投產。
市商務局在市稅務局協助下,高效、精準梳理比對批發零售企業,推動54家體量大、增長潛力大的企業納入2020年“四上”統計,將大幅增加商品流通業納統數,占2020年商品流通業擬增納統值超過50%。
市稅務局提供相關企業稅收信息,協助市科技局做好企業研發經費補助計劃事項,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2019年1-11月,廈門共有2314家企業享受了研發費用補助,金額達5.3億元。
創新“互聯網+行政協助”
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
2018年以來,市委編辦還改變原有“文來文往”的配合模式,創新“互聯網+行政協助”,推動部門間數據共享,有效提升行政效率。
依托全市統一的政務信息共享協同平臺,匯聚70個部門9.57億條數據,搭建了跨部門、跨層級的信息共享、數據同步、業務協同信息通道,為跨部門共享協同業務提供有力支撐,彌補了部門資源有限等“短板”,大大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
市民政局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通過多部門的協助,接入了公安、人社、國土房產、稅務、證券、醫保等部門33類信息,推動跨部門的行政協查,精準識別社會救助對象,促進社會救助、保障房審核等多項工作提速提效。其中,社會救助核查相關數據自動比對、精準核查,將核查時間由原先的7天壓縮至4天,提速42%。
市發改委將行政協助與信用查詢服務相結合,對接各部門業務系統,歸集信用信息,并通過信用平臺為各相關單位提供信用查詢。截至2019年11月,市信用平臺累計歸集約2.67億條信用數據,為各單位提供頁面、接口等多種查詢服務超過3589萬次。
精“減”辦事環節
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
在推動行政協助的同時,聚焦老百姓的需求,通過部門間協作配合,進一步簡化辦事環節,減輕群眾負擔,推動“減證便民”,實現群眾“來回跑”轉變為部門“協同辦”,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通過協助機制推動工作方法創新,取消中高考“注意錄取”考生資格認定中證明材料的提交,由市教育局主動對接市委臺港澳辦、民政局、殘聯、公安局、見義勇為促進會等部門,主動核實考生相關信息,變“群眾跑腿”為“部門跑腿”,提高群眾獲得感。2019年,全市中考“注意錄取”考生資格認定707人,高考“注意錄取”考試資格認定458人。
廈門還注重簡化困難群眾申請醫療救助、保障性住房等事項環節,由市民政局通過信息平臺定期將困難群眾名單推送至市醫保局、市建設局、市教育局,實現了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一趟不用跑”,廉租住房租金補助對象、困難學生自動識別、主動資助,已惠及1.6萬余名困難群眾。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廈門第四季度135個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約441億元2019-12-09
- 廈門翔安法院發布廈首份執行工作白皮書2019-12-09
- 廈門:構建計量器具共治 企業更多“自主”2019-12-09
- 航拍九龍江北溪引水工程:廈門城市“生命線”2019-12-09
- 廈門新經濟發展大會召開 培育壯大新經濟新動能2019-12-03
- 廈門打造產城融合園區解決企業人才生活發展需求2019-12-02
- 廈門入圍中國智慧城市十強 榮獲2019智慧城市創新示范獎2019-12-02
-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出臺新規 道路大修后三年內不得再挖2019-12-01
- 高達172% 廈門居民杠桿率全國第一2019-11-28
- 兩岸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落戶廈門2019-11-2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出租車將全面上線電子發票服務 乘車后可2019-12-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