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發布《廈門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以清單方式明確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硬約束和準入條件,確立全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這在我省尚屬首次。
“集美機械工業區后溪工業組團,禁止C3360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行業;海滄區信息產業園,應采用多級逆流漂洗技術,禁止采用單一水洗方式,或使用膜處理技術滿足回用要求。”翻閱最新出臺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對生態環境準入的條件和規定,甚至細化到一些具體的生產工藝、技術手段。
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胡軍說,準入清單包括陸域、海域和產業園區管控單元以及重點發展產業和其他產業,基本覆蓋全市域、全行業。同時,融入廈門“多規合一”管控體系,對規劃策劃、項目生成、選址布局、土地出讓、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等全流程,都發揮導向、告知和約束作用。
具體說,對高排放高污染的產業,禁止準入;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污染的,須通過嚴格的許可流程、實質性審查方可批準,這是許可準入范疇;而對那些符合準入條件的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準入、區域評估準入、備案準入、清單準入等。
海滄區生物醫藥園的建設實踐,正是這一舉措下受益的典型例證。
作為國家級生物醫藥園區,該園以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產業為主導,集科研機構、生物醫藥產業、醫藥檢測等相關領域為一體。去年12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對園區環評報告書進行審查并出具審查意見。
隨后,受益于區域內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實行審批告知承諾制,其壹(福建)醫藥技術有限公司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實驗室等12個項目,累計節約審批時限264個工作日,有力助推了該園產業項目的聚集和產業集群的構建。
福建元景之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以往,一個項目環評審批最快也需22個工作日,而現在,審批告知承諾即來即辦,等于是零審批。對企業來講,時間就是效益,審批流程快一個月就省下一個月的廠房租金,這是實打實的受益。”
自去年4月,廈門在全市范圍內試行審批告知承諾制以來,已有264個項目獲益,累計節約審批時限5808個工作日。
胡軍表示,生態環境局將繼續推進與生態環境部“三線一單”數據共享平臺接口,在廈門“智慧環保”和“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有機融合基礎上,探索引入人工智能,初步構建一套完備的智慧決策體系,輔助下好生態文明廈門這盤大棋。(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通訊員 王潤地)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廈門發展電影產業 占盡天時地利人和2019-12-10
- 34.90%!廈門離結比全國第五 僅次于北上廣深2019-12-10
- “2019吳曉波年終秀”月底在廈門舉行2019-12-10
- 廈門國際環保產業創新技術展覽會 7日盛大開幕2019-12-09
- 廈門: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優化營商環境建設2019-12-09
- 廈門第四季度135個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約441億元2019-12-09
- 廈門翔安法院發布廈首份執行工作白皮書2019-12-09
- 廈門:構建計量器具共治 企業更多“自主”2019-12-09
- 航拍九龍江北溪引水工程:廈門城市“生命線”2019-12-09
- 廈門新經濟發展大會召開 培育壯大新經濟新動能2019-12-0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寵物智能家居成“鏟屎官”剛需 風口還是噱頭2019-12-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