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西柯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揭牌
東南網12月2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鵬波 通訊員 楊心亮 余雪燕 陳嘉新 文/圖)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今年以來,廈門同安區不斷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大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范圍,加快養老補短板工作力度,穩步推進居家養老信息化工作。探索“互聯網+養老”的居家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基本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讓全區老年人安享晚年。目前,全區現有的社會養老機構全部采取引入社會資本,進行社會化運營管理,逐步構建起一個相對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
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新模式“空巢”老人“空巢不空心”
“這個地方環境很好,設備很齊全,老了就有保障了!”上個月,同安區西柯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揭牌,埭頭社區居民蘇國防在參觀了照料中心后,滿意地說。
西柯鎮照料中心位于西柯鎮福明西二路36號埭頭社區金包銀項目,總建筑面積750平方米,開設30張養老床位,內設多功能活動室、護理站、保健室、理療室、心理咨詢室等。正式投用后,將為西柯鎮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應、個人照顧、保健康復、緊急援助等照料服務。
同安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說,居家社區養老既解決了在養老院養老親情淡化的問題,又解決了傳統家庭養老服務不足的難題,是一種介于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之間的新型養老模式。目前,同安區正在逐步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新模式,為社區“空巢”老人營造一個“空巢不空心”的精神家園。截至11月底,已新建成3所日間照料中心及21個農村幸福院。
近年來,同安區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的發展,全力推進“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已擁有6所社會養老機構、5所鎮級照料中心、72所農村幸福院,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逐漸成形。未來,同安區還將繼續加大投入,爭取到2020年底,全區將建成8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實現每個鎮(街)1所照料中心的目標。同時,力爭實現每個行政村1個農村幸福院,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達40張,真正讓轄區老人實現老有所托、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養老信息化服務全覆蓋居民放心在家中養老
今年9月,同安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城鄉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全覆蓋,意味著同安轄區內所有60歲以上老人,不用出門都能享受到智慧養老的成果。
蓮花鎮溪東村葉大爺說:“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樣的專業化養老服務,真的非常好!”記者了解到,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主要依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轄區6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緊急救援、入戶關懷、建立檔案、文化活動、精神慰藉、社區參與、老年教育和咨詢保障等日常服務項目。
據介紹,助老員會入戶建檔,把信息上傳至廈門市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一旦發生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調取檔案,為老人提供更及時的幫助。基于“12349”養老信息化平臺,日常老人有什么需求,只要撥打熱線電話,相關信息就會緊急分配給相應轄區的助老員,并要求助老員在15分鐘內趕到老人家里解決問題。
這不,前些日子,明溪村的陳阿婆就不小心滑倒了。助老員接到電話后,只花了10分鐘就趕到老人家里,把老人送到醫院。與此同時,“12349”平臺與“120”“110”等也有聯動處理方案,讓居民放心在家中養老。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意大利羅馬上演眼科學術盛宴,廈門眼科中心總2019-1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