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議案列入今年市人大常委會議程
在島外規劃建設1-2家公立中醫機構
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櫻柳)2月28日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表決通過,將3件代表議案列入常委會議程,交由市政府辦理。3件議案分別涉及中醫藥服務、中小學生午餐和午間安全、嵌入式養老。
會議還表決通過了《廈門經濟特區筼筜湖區保護辦法》《廈門經濟特區建筑外立面管理若干規定》,表決廢止了《廈門經濟特區暫住人口登記管理規定》。
議案一: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廈門現有中醫三級醫院1家,二級醫院3家,一級及以下醫院、門診部、診所270多家。市人大常委會審議認為,廈門中醫藥高端人才偏少,中醫藥研究能力不強,必須高度重視中醫藥的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建議,將中醫藥工作納入廈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在島外區域規劃建設1-2家公立中醫醫療機構,彌補中醫床位的不足。建設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大力發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將中醫藥納入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治體系,更好發揮中醫藥對急重病的救治功能。通過院校合作、定向培養、人才招聘等途徑,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中醫臨床人才與多學科交叉的中醫藥創新型領軍人才。
議案二:推行中小學生午餐與午間安全管理
廈門現有中小學402所,開辦食堂的有145所,統一配餐的有20所,占比為41%。在校中小學生共54.7萬人,在校午餐的學生有15.4萬人,占比為28.2%。
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建議加強政策引導和財政投入,對教師增加負擔要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優化校內午餐與午間安全管理,探索高年段學生參與午餐與午間安全自我管理。
議案三:融合多方資源發展嵌入式養老
目前,居家老年人約占廈門老年人數的90%。市人大常委會建議,根據屬地特點、人口數量等實際情況,制定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業務“一號通”、緊急救援“一鍵通”、消費結算“一卡通”,讓居家社區老年人享受更多的服務;扶持養老機構與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等融合發展;扶持專業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社區老年人提供多樣化服務,全力打造“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免征關稅的衛健部門組織的防控物資昨抵廈2020-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