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推動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專項整治見成效 交通事故“生命數據”再降三成多
東南網4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葉曉菲 通訊員 王瀟瀅/文 廈門市委政法委供圖)交通違法少了,文明禮讓多了,廈門更有序了,這是許多廈門市民近年來的切身感受。
變化始于2017年4月,在廈門市委政法委牽頭下,廈門吹響了一場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專項整治三年攻堅戰的號角。
4月17日,廈門市召開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專項整治三年成效鞏固提升新聞通氣會。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全市三年亡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前三年(2014-2016)分別下降30.28%、30.71%,道路交通事故傷者送醫救治率達到98.4%,危貨運輸保持“零死亡”。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總體平穩趨好,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這為過去三年整治行動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
齊抓共管、精準研判、群防群治、機制固化,廈門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整治工作新路。
齊抓共管 綜合治理大平臺
道路交通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道路交通安全關系著千家萬戶。三年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廈門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政府分管公安、交通的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形成“市、區、街鎮、村居”四級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理大平臺。
記者了解到,發揮統籌協調和綜治動態考評“指揮棒”作用的市委政法委堅持“一案一分析、一周一統計、一月一通報、一季一點評、一年一部署”,協調組織交通、公安等10多個職能部門,對于一些涉酒、涉摩等重點違法違規行為開展聯合打擊、聯合執法、聯合整治,真正打出“組合拳”的威力。
三年來,公安交警部門和市交通運輸局各司其職,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累計查處各類道交違法行為1.01千萬起,實現全市三年亡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前三年(2014-2016)分別下降30.28%、30.71%,其中2018年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零發生;道路運輸行業事故起數同比下降20.4%、亡人數同比下降38.1%,2018年以來實現道路客運乘客和危貨運輸“零死亡”。
各區則圍繞統一部署,補短板、強弱項,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其中湖里區亡人數同比下降41.38%,下降幅度最大,亡人數全市最少;鎮街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如翔安區大嶝鎮保持三年“零死亡”。
源頭管控 精準研判抓關鍵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實施全要素治理。有關數據顯示,廈門常住人口429萬、機動車保有量166萬。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市委政法委在盤活“一盤棋”的前提下,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不斷強化源頭管控,排查隱患,形成道路交通隱患嚴打高壓態勢。
面對交通新形勢、新常態,公安交警部門做實“一案雙查”,以壓責任、治源頭,建設研判指揮大腦,多次組織專項巡查整改,開展集中隱患排查10多次,推動完成道路隱患整治800多處,開展日常巡查44801次,對較大交通安全隱患現場開具整改通知書891 份,約談相關責任單位1019次,處罰金額近185萬元。
在道路運輸行業,市交通運輸局建立動態管理信息“日研判”機制,通過“雙隨機”、專項檢查、聯合檢查等形式,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定期分析研判我市道路運輸亡人事故形勢,嚴抓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管理,持續保持路面高壓嚴管態勢。三年來,共組織檢查企業2498家次,查出隱患2453條,客運事故率、亡人率與2017年相比分別大幅下降66.6%、75%,保持危貨運輸“零死亡”。“兩客一危”重點車輛超速違規現象也得到明顯遏制,2019年同比大幅下降98%。
群防群治 廣泛宣傳抓教育
道路交通安全牽涉到方方面面。三年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市委政法委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發動全社會積極參與文明交通創建,逐漸培育“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交通安全文化。
用足宣傳發動手段,增強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公共場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LED屏、移動電視、廣播等渠道,加大宣傳與警示教育力度;共建成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191個,勸導交通違法人員逾76.1萬人次,發放宣傳材料近56.9萬份。
市民交通安全意識是交通事故預防關鍵。對于事故重點人群,市交警支隊因人施策開展有針對性的道交安全教育,建立安全例會制和網格“點對點”宣傳制。同時,市交通運輸局通過開展文明駕駛教育培訓專項行動,增強駕駛員遵章守法、文明出行的意識和觀念,目前全市 10299名客貨運駕駛員參加了培訓教育。對于快餐行業,主管部門通過督導送餐快遞企業制定送餐快遞電動車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實行“一人一車一證一碼”管理,推動企業自律自管。
此外,市交警支隊設立的“一鍵拍”平臺及配套審核、獎勵機制,自2018年實施,共招募拍客2537人、接受舉報108萬起,有效形成社會民意監督。義務交警隊伍更是涵蓋了社會各界,形成有力榜樣效應。目前全市義務交警隊共有注冊隊員2832名,在中央宣傳部牽頭的聯合評選中,曾獲評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
機制固化長效常治大格局
交通亡人事故專項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偉華曾強調,專項整治不僅要抓三年,更要利長遠,構建起系統完備、運轉高效、執行有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機制。
在保障機制化方面,廈門突出考核考評機制,市區兩級將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專項整治工作納入年度綜治考評內容,對整治工作成效不明顯、道路交通事故高發、群眾反應強烈、亡人事故不降反升的地方,實施掛牌督辦、約談問責。同時,在規范化上下足功夫,不斷健全交通事故“一案雙查”機制,既查事故責任,也查事故安全管理責任,倒逼相關部門落實監管或主體責任。在交通事故危重傷員救治機制方面,建立起全市院前急救網絡,實行無縫對接急救和專家會診急救機制,實現道路交通事故傷者送醫救治率達到98.4%,推動交通安全長效治理。
同時,還通過常態化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建立隱患整改跟蹤機制、隱患督導清單機制、“小患快整、大患群治”機制,確保問題隱患排查得出、整治得好。在補短板、強弱項方面,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先后投入2000萬元完善島外324國道安全防控措施,投入9697萬元建設島外主要道路交通安全防控工程。
三年來,在市委政法委的“指揮棒”下,各成員單位協同配合,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專項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市委政法委提出要在新一輪三年行動期間,把全市道路交通亡人數控制在500人以內,同比前三年減少死亡152人,并力爭達到總數下降30% (即減少196 人)的更高目標,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最具安全感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齊心協力鋪就安全有序的復工之路— —福建公安交警出臺“硬核”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2020-03-17
- 乘車出島有講究 廈門2號線將首次使用大小交路運行2019-12-23
- 角美可坐公交車直達廈門北站 全程3元設32個站點2019-12-02
- 因電力設施纜化遷改 廈門島內3條道路交通有變2019-11-18
- 省領導檢查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2019-09-26
- 廈門交警發布中秋節假期道路交通運行情況和大數據分析2019-09-11
- 福建省二季度 十大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2019-07-31
- 漳州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動”啟動2019-07-12
- 寧德市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專項行動2019-06-17
- 省公安廳與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啟動全省預防道路交通事故集中整治2019-03-27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旅游景區入園需提前預約 游客先約后游2020-04-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