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蔡塘廣場的“愛心屋”揭牌。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
東南網5月24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 通訊員 楊慶山)“您好,請問四果湯需要加什么料呢?”5月22日,位于廈門市江頭街道蔡塘廣場的“愛心屋”正式揭牌,店員小吳(化名)第一天來這里上班,以四果湯等小吃為經營主業。
今年36歲的小吳是店內的一名營業員,居住在園山社區的他每天需坐40分鐘的公交車來到蔡塘廣場上班。他表示,“愛心屋”不僅讓自己有了收入,更有機會可以融入社會,“我相信通過學習,應該很快就能適應工作”。
據了解,目前,湖里區已開業的“愛心屋”里,以四果湯等小吃為經營主業的,蔡塘廣場愛心屋是第一家。
“在選址后,街道就開始著手研究。我們考慮到蔡塘廣場已有超市,附近也有不少便利店。”江頭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此,在考察了周圍店鋪經營項目的基礎上,決定將這里定位為銷售四果湯等小吃,讓市民游客在逛街之余,可以享受頗具閩南特色的清爽小吃。
此外,奶茶、里脊、烤腸等飲料、小吃也是這個“愛心屋”的主打產品。據了解,未來,這里還將售賣東鄉扶貧產品以及湖里區福樂家園和街道殘疾人職業援助中心學員所生產的手工小物件。
“愛心屋”建設是廈門市委市政府關懷殘疾人的一項特殊惠民愛心舉措,是“愛心助殘”行動的重要載體,旨在幫助殘疾人就業增收,促進殘疾人自強自立。位于蔡塘廣場的 “愛心屋”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吸納殘疾人參與“愛心屋”運營管理,扶持他們就業創收,以收益所得助力殘疾人事業發展。
江頭街道“愛心屋”位于蔡塘廣場商圈,這里交通便利,客流量大。“附近有蔡塘社區,旁邊就是蔡塘學校,此外,蔡塘廣場也是轄區內比較大的商業體。”上述負責人表示,這些人未來都將是消費的主體,助推“愛心屋”的發展。
“愛心屋”項目采取“政府搭臺、部門監管、國企運作”經營模式。據“愛心屋”經營管理方湖里國投集團下屬欣湖公司總經理張巍介紹,愛心屋還采用“1+1”管理方式,即由一名普通人帶領一名殘疾人開展營業活動,確保殘疾人自身安全及食物品控。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五一”假期廈門旅游吸金15億 本地游成主流2020-05-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