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推出181項改革舉措優化營商環境
教育、住房等惠民便企事項將實現“掌上辦”;不動產登記、車駕管、出入境等將“一窗通辦”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艷)具備條件的高頻事項“秒批秒辦”、辦事時間再壓縮、全面推廣電子證照……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了解到,近期廈門按下營商環境優化“加速鍵”,市政府連續出臺兩批共181項突破性、引領性改革舉措。
181項改革舉措“干貨”十足,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廈門全面評估城市營商環境、聚焦市場主體關切,順應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期待,以更優環境聚要素、強招商、促發展,確保營商環境水平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
高頻事項辦件量超50%“全程網辦”
改革舉措以智慧賦能政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公安、人社、教育、衛健、住房等惠民便企事項實現“掌上辦”,戶政、社保、企業登記、公積金、交通運輸等高頻事項50%以上辦件量“全程網辦”。二是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車駕管、出入境等“一窗通辦”,食藥品、醫療器械等“證照聯辦”。三是全力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具備條件的高頻事項“秒批秒辦”。四是實現“無感辦事”,全面推廣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檔案,群眾辦事由提供證照影印件簡化為身份驗證,后臺自動獲取。
開辦企業實現全程電子化
手續環節再精簡、辦事時間再壓縮、成本費用再降低……改革舉措刀刃向內發力,推動審批改革駛上快車道。
其中,手續環節方面,開辦企業實現全程電子化、一個環節;不動產登記繳稅發證一個環節、當場完成;95%的涉稅事項網上辦、不見面。辦事時間方面,小型社會投資工業類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15個工作日;全面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進出口貿易更便捷。成本費用方面也是動作不斷,主要包括小型投資項目水電氣接入四免(費用、審批、材料、報裝);企業非住宅不動產登記免費;新設企業首套公章免費等。
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
優化要素供給,厚植發展土壤,改革舉措從人才、融資、用地、用工等方面發力,為企業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備受企業關注的融資方面,廈門將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定期召開企業融資需求對接會,推行“百行進萬企”,用好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優化全國“信易貸”平臺功能,創新純信用信貸產品。
接下來,廈門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完善高層次人才評價標準,提供個稅獎勵、子女就學等保障。
項目用地方面,將實行差異化供地價格、年限和供地方式,試行“產業定制地”,健全項目快速落地機制,對利用既有土地、廠房增容擴建的,盡快兌現有關鼓勵政策。
此外,改革舉措還致力親商安商,推動政企貼心互動,當好“店小二”“服務員”;夯實制度基礎,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的“壓艙石”。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已推出52項全國首創改革舉措2018-09-04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開創慈善助困新模式!廈門眼科中心繼“慈善病2020-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