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文 常海軍/圖)對80后白領蘇小姐來說,家門口的便利店就好像夏天的空調,非常重要。
上班前,新鮮三明治、牛奶解決早餐;傍晚下班,微波爐里加熱便當,配上鮮榨果汁,吃飯間隙用便利店wifi刷劇,吃完順便寄下快遞。顯然,以新冠病毒開局的庚子鼠年,便利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相比之下,大賣場等超市卻是日漸勢落,風光不再。
導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大超市頻頻關店、不斷收縮的同時,廈門便利店卻實現超兩成增長,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高居全國榜首的亮眼成績;大超市虧損面擴大,漸成雞肋的同時,便利店服務更加豐富,營收能力更強,備受資本關注。有分析人士甚至認為,隨著推動便利店發展的14條政策落實落細,廈門的大超市或將被便利店取而代之。
反差 一個成“剛需”一個變“雞肋”
“我都忘了上次去大超市是什么時候了,可能有一年了吧。”說起大超市,家住金雞亭的張小姐坦言,有網購和便利店,大超市幾乎已經從她的生活中淘汰出局了,“大件的、重的東西網上解決,小件的、必須的家門口便利店就能買,大老遠跑超市就沒必要了。”
如今的廈門,家門口的“15分鐘生活圈”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便利店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年疫情期間,元初,售額同比增長55%;主打“30分鐘快送”的樸樸,銷售額“超意料”的大幅增長。
見福目前擁有1700多家門店,見福董事長張利說,疫情期間,所有見福社區店都有開門營業,對社區銷售的粘性很大,如今銷售已經恢復疫情前水平,“今年見福預計還要再開300家門店,門店將突破2000家。”
天虹便利店負責人李鋒也坦言,輻射社區的便利店更有優勢,尤其是今年,社區便利店業績增長特別明顯。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流通創新與消費促進處負責人牛宜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便利店以極強的韌性和活力,在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便利店由于其接近消費者、消費頻次高的特點,被各路資本、互聯網創業者所看重。
相比之下,曾經風頭無兩的大超市,卻是一片風雨飄搖。公開資料顯示,從2016年開始,沃爾瑪在華門店開始出現每年兩位數的關店,2016年關閉了13家;2017年關閉了24家;2018年關閉了21家;2019年上半年,沃爾瑪關掉的門店共有14家。
另一外資巨頭家樂福中國,2018年末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為-19.27億元,2018年度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78億元,最終于2019年“賣身”于蘇寧國際。
還有福建本土品牌新華都,2018年虧損1.21億元。2019年上半年,新華都關閉或處置租賃合同到期的門店5家、長期虧損且經過調整后仍扭虧無望的門店43家,閩東、閩南關店數量最多。
契機 連鎖便利店發展進入“黃金期”
上月,《廈門市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根據方案,持品牌連鎖便利店按有關法律法規申請經營乙類非處方藥,可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便利店延長營業時間,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增設開設24小時營業便利店;支持自建鮮食工廠,或與餐飲企業、食品工廠聯合開發鮮食產品;推進便利店O2O模式,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等被寫進《方案》。“這是一個信號,意味著便利店越來越受政府關注。”張利說,在莆田,食品藥品流通許可證已經合二為一,鄭州也有系列具體措施已經出臺,隨著廈門配合《方案》的細則和具體政策落實,廈門便利店的發展將進入“黃金期”。
據了解,《方案》鼓勵便利店創新轉型,多業態跨界融合,鼓勵有條件的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食品、生鮮產品生產基地、中央廚房,建設全程冷鏈配送系統。支持設立為便利店服務的倉儲配送中心和前置倉,縮短物流配送半徑,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而這些,與張利對見福的戰略規劃,不謀而合。“如今,便利店正走向制造型企業,見福投資5.5億多元集烘焙、便當生產、oem、冷庫于一體的生產基地,預計今年可全部投產。”
李鋒也認為,《方案》的出臺,對廈門便利店行業意義重大,不僅提高了便利店業態的接受度,更為便利店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天虹將打造一日五餐的便利店品牌,今年預計新開60家便利店。”
廈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廈門將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培育一批跨區域發展的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到2022年底力爭實現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數量250個左右,24小時品牌連鎖便利店占比進一步提高。
勢頭 廈門便利店發展指數全國居首
不可否認,便利店發展確實風頭正盛,而廈門表現尤為突出。
前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其中,廈門的便利店發展指數位居榜首,相比較去年第3名的成績,實現了突破性變化。
據了解,2019年,便利店增長率超過10%的城市占所調查城市總數的55.6%,廈門以21.02%的增長率位列36個城市的第三位,便利店已經成為零售業增長速度最快的業態之一,普遍高于百貨、大型超市的開店速度。
上述榜單還表示,廈門的便利店飽和度為3114人/店,也就是說,即每3114人就有一家便利店,領先于我國大部分城市5000人/店左右的水平。不僅如此,廈門便利店的“夜指數”也全國領先,廈門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占所有便利店的52.91%。也就是說,廈門每兩家便利店就有一家是24小時營業。
思考
紅火的便利店會取代大超市嗎?
一邊,是便利店正乘風破浪;另一邊,是大超市風雨飄搖。有分析人士甚至認為,便利店將取代大超市,不再是城市生活的需要。
其實,便利店本是個舶來品。自1992年,第一家7-Eleven引入深圳算起,便利店在中國的發展已有28年的歷史。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便利店行業增速在整個零售業態中處于最快水平,平均增速達18%。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也顯示,2019年,便利店數量約為13.5萬家,較上一年增長10.3%,銷售額約為281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24.2%。
除了增速較快,便利店的盈利能力也在改善。《2019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單店日均銷售額為5299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率為負數的便利店較去年下降了2%,凈利潤率在4%以上的便利店增加了3%,占到了便利店的五分之一。
不僅如此,便利店在功能上,服務形式上還在不斷創新。“新的消費場景上,消費者已經到場,便利店只能迎頭趕上,消費者像孩子在成長,做便利店要像家長圍著他們轉,圍著后浪轉。”張利透露,見福已經開通多個直播平臺,設立了全渠道事業部,在最近的一次直播中實現4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
李鋒也直言,雖然說取代還為時過早,但大超市已然受到便利店很大影響,相當一部分份額已經成為便利店“囊中之物”。
王洪濤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看重商品力、營運力、供應鏈能力、數字化能力的便利店,將開啟一段新的發展歷程。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便利店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能型”便利店嶄露頭角2020-07-14
- 福建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 完善便利店網點配置2020-06-05
- 便利店店長轉賣香煙截留現金 造成該店損失16萬余元2020-03-26
- 7-11福建首店開業 福州便利店市場將迎第三次轉變2019-11-08
- 福建連鎖便利店或將迎來窗口期2019-08-30
- 福州多舉措促進便利店企業發展2019-05-30
- 福州便利店行業大消息!新開直營普通店可獲2萬補助 單企業最高可補助100萬!2019-05-29
- 福建10家主要品牌便利店5家總部在福州2019-05-17
- 福州“新零售之都”戰略產生“磁吸效應”2019-04-12
- 7-ELEVEn進軍福建市場 首店選址福州鼓樓最快11月開業2019-04-12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開創慈善助困新模式!廈門眼科中心繼“慈善病2020-07-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