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周思明 通訊員 林藝萍) 連日來,廈門市海滄區掀起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熱潮。全體黨員干部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助力海滄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海灣城區,為全省全市發展大局多作貢獻。
新陽街道位于海滄區北部,是廈門工業重鎮,轄區工業企業15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216家,產值占全區一半以上。受全球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轄區企業遭受較大沖擊,緊抓經濟發展仍是第一要務。
此外,新陽擁有外來人口近18萬,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比例高達9∶1。經濟發展吸引大量新廈門人,在帶來人口紅利的同時,轄區市容環境、治安防控、基礎設施等治理短板也更為凸顯。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實現社會善治良序,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提供良好的社會保障,成為燃眉之急。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新陽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駿表示,接下來,新陽街道將以黨建為引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政府、企業、駐街單位等各方力量,緊抓“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兩條主動力線,打造“小而強”“小而美”“小而活”的產城融合典范新城。
一方面,緊抓“經濟發展”。一是企業服務有溫度,不斷夯實經濟發展的基礎,持續打造干事創業的宜業營商環境。二是招商引資有力度,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三是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推進一農社區試點。
另一方面,緊抓“社會治理”。一是社區治理有廣度,以新垵村為試點,以企業為載體,結合轄區企業多、城鄉治理難等特點,貫穿“共建共治共享”,創新有新陽特色的治理招數,實現社區有效治理。二是環境整治有強度,堅持先規劃強管理,營造“整潔、有序、安全、舒適”的城市環境面貌。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立足民之所盼所需,按進度落實好新垵村自來水改造等民生改善項目。四是公共服務有精度,根據社會需求提供精準的公共服務,加快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文體等方面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五是文化建設有深度,深挖歷史傳統文化,引進高品質文化項目,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六是矛盾解決有尺度,提高矛盾糾紛調處效率,為群眾排憂解難。
責任編輯:趙睿
- 廈門施行新規 開車時使用手機罰200元扣2分2020-08-03
- 莊稼漢辭去廈門市市長職務 已出任福建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2020-07-28
- 近年來廈門全市人民調解成功率超98%2020-07-24
- 廈門:推進誠信體系建設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20-07-23
- 1200個就業崗位提供,廈門技師學院召開2020學院招聘會2020-07-21
- 科普相伴 樂享暑期2020-07-20
- 28.8億元!廈門海關查獲成品油走私大案2020-07-19
- 全省首家智慧健身房在廈門開放2020-07-13
- 廈門:?禁止活禽交易 推行“白條上市”2020-07-08
- 2020高考大幕開啟 今明兩天廈門1.7萬考生逐夢高考2020-07-07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開創慈善助困新模式!廈門眼科中心繼“慈善病2020-08-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