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就應該這么辦!”
廈門“e政務”創新模式獲央視點贊
《經濟半小時》播出專題報道,展現廈門通過政務服務變革不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探索實踐
【數據】
近3年來,廈門“e政務”匯聚了12個部門113項業務,上線以來辦件量已超220萬件
廈門“e政務”實現多部門“零成本”共享,減少了重復建設,節省財政開支數千萬元
廈門日報訊(記者 翁華鴻 )“回顧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歷程和取得的成就,政務服務出現的一系列變革,正是這座城市創新基因的一個縮影。隨著越來越多的事項可以‘24小時不打烊隨處辦’,甚至‘秒批秒辦’,我們有理由相信,廈門這座城市的營商環境將會越來越好,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也會不斷得到提升。”在對廈門‘e政務’30分鐘的深度報道中,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主持人在節目中如是說。
8月21日晚,《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 “廈門e政務:辦事真方便”的專題報道,報道評論指出,“以人民為中心,就應該這么辦!”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水平,是優化營商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近年來,廈門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提升政務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時間要回溯到2017年9月,市公安局、市行政審批管理局在全國首創了廈門“e政務”政務服務自助新模式。通過研發應用支持“刷臉辦事”的多功能、綜合性自助服務一體機,采用以進駐24小時社區便利店為主,以政務服務窗口、人流密集場所、企業園區為輔的建站模式,在全市建成300個“e政務”便民服務站。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營商環境更好,帶來的是城市更好的發展環境,人民更強的幸福感、獲得感。近3年來,廈門“e政務”匯聚了12個部門113項業務,上線以來辦件量已超過220萬件,成為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亮麗品牌。特別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在避免政務大廳人群聚集、確保審批服務不中斷、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e政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廈門“e政務”通過自助服務實現了“小切口、大效果”,多部門“零成本”共享減少了重復建設,節省財政開支數千萬元。依托便利店開展政務自助服務的經驗做法,更被商務部在全國推廣。這一政務服務新模式,也是市公安局、市行政審批管理局多年來始終堅持恪守服務于民的初心,立足窗口特色和優勢,優化提升政務服務,助力廈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成果。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e政務”上實現海關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功能2020-03-03
- 廈門“e政務”便民服務站再升級 首推網證申領功能2018-08-21
- 超300個事項年底可全程網辦 廈門深化“放管服”改革2018-08-06
- 廈門警方昨日對外發布“e政務”小程序導航2018-07-27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2020廈洽會將于9月舉辦 線上線下同步開展2020-08-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