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廈門英雄故事 緬懷致敬歷史人物
本土業余編劇創作《英雄船工》《國寶少年》《鷺島烈女》,三劇本即將被改編為電影劇本
劉惜芬
1938年11月,“廈兒團”全體合影于香港西環碼頭。
廈門日報訊(記者 張覺尹 圖/受訪者提供)10月17日是廈門解放71周年紀念日。值此之際,重拾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故事,對于歷史人物是一種緬懷和銘記,對于今人則是一種激勵和教育。許生德是一位本土業余編劇,創作了三個與廈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關的劇本,最近準備將它們改寫成電影劇本。近日,記者專訪許生德,聽他講述發生在廈門的英雄故事。
【業余創作】謳歌廈門戰爭年代英雄故事
記者:您為何會想到創作這三個劇本?
許生德:我生于1960年,上個月剛退休。因為愛好文學,之前都在業余時間創作。1984年6月24日的《廈門日報》“鐘樓下”,刊登了一篇我的雜文《善小宜大為》。后來我在市文化局(現為文旅局)工作,接觸到抗戰、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廈門的真實故事,深受感動,覺得它們是廈門比較突出、有代表性的英雄故事,應當有人用文學藝術的形式將它們表現出來,讓民眾了解和銘記。
十年前,我創作完成了這三個劇本——《英雄船工》《國寶少年》《鷺島烈女》,曾在《中國劇本》《電影文學》發表。現在,準備將它們改寫成電影劇本,希望能搬上大熒幕,并作為本土紅色題材電影,亮相在廈門舉辦的金雞獎活動。例如上海把《永不消失的電波》排成舞劇搬上舞臺,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于是,我想到了小白鷺,和對方探討將《鷺島烈女》改編成舞劇。
【追溯歷史】 走訪親歷故事的現存人物
記者:能談談當初創作這三個劇本的過程嗎?
許生德:小時候我常聽說解放廈門的船工很勇敢。這些船工主要是來自同安、龍海和晉江的漁民。當時,解放軍橫渡長江,一路打到同安、集美、龍海,形成對廈門的巨大攻勢。在廈門海域,大規模渡海作戰拉開序幕。敵軍火力強大,有的船只被炸沉。解放軍和船工緊密配合,場面很壯烈。1949年10月17日,那面壯麗的紅旗在廈門島上迎風飄揚。福建省軍區葉飛司令員給每個參戰的船工簽發了《英雄船工》證書,現藏于廈門市博物館。
為了寫《國寶少年》,我采訪了廈門兒童救亡劇團團員。當年共有27名團員、3個主要領隊。采訪時很多團員都去世了,3個在海外。我所采訪到的團員梁開明,現在是文化系統的一名干部。他為我提供了許多素材。梁開明說,劇團一路走來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回到柳州后,他們受到陳嘉庚先生的接見。當時嘉庚先生說,家鄉有這么一個全國有名的兒童救亡劇團,是值得高興的事。后來他還請劇團吃飯,為他們提供費用。劇團在東南亞用閩南話演戲、演講時,許多華僑熱淚盈眶,紛紛捐款捐物。此外,已故的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也為我提供了一些資料,如在越南,有些華僑青年要回國參加抗日軍該如何報名等。
《鷺島烈女》中的郭秀治就在市文化館工作。她是老地下黨員、劉惜芬的戰友,工作和離休后都在宣傳劉惜芬。劉惜芬的故事,郭秀治講一次流一次眼淚,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真情實感。據她說,劉惜芬當護士時看到日本醫生對我們的病人很不好,敢于公開指責,后來因追求進步加入廈門地下黨,為我黨搜集情報。被捕后,她遭遇了嚴刑拷打,但寧死不屈,為保護地下黨組織和戰友,沒有透露半點秘密,聯絡點一個都沒有被破壞。郭秀治說:“如果當時劉惜芬透露一句,我就會被捕。”在當年廈門解放前幾個小時,她被國民黨軍憲兵殺害在鴻山腳下。如今,劉惜芬被埋在廈門英雄紀念碑底下,群惠小學在操場設有其塑像,每年都會舉辦紀念劉惜芬的活動。
【故事梗概】
《英雄船工》:
解放廈門時,敵軍把能拉走的船只都拉走了,不能拉走的就地炸掉或燒毀。我軍部隊和地方政府組織海邊漁民從其他地方搬來船只,又動員船工參戰。船工根據潮汐,把解放軍一批批送過去。敵方炮火兇猛,戰士的血和船工的血流在一起。船工代表張錦娘和丈夫黃正川及兩個兒子在海戰中壯烈犧牲。
《國寶少年》:
抗日烽火中,廈門兒童抗日救亡劇團是在中共廈門工委領導下的進步學生劇團。一群十二三歲的少年在廈門淪陷時毅然離別故土、離別父母,到達漳州,經過香港到達越南、柬埔寨,向群眾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和廣泛組織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發動民眾團結起來抵御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一路播下革命火種。
《鷺島烈女》:
廈門地下黨在白色恐怖下,為配合解放大軍解放廈門搜集情報——城市布防圖,而開展對敵斗爭。護士劉惜芬就是廈門地下黨的代表。她在被捕后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為保護地下黨組織和戰友,忍受各種酷刑,犧牲時僅25歲。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王者榮耀》裴擒虎背景故事介紹2018-02-12
- 《中華文明之美》慶建軍90周年 重溫英雄故事2017-08-0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以愛之名,光明前行— —廈門眼科中心成立“2020-10-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