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先行。廈門全面發力“新基建”,全面推進新平臺基礎設施建設是其中的重要環節。
未來三年,廈門將加強推進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持續培育引進新型研發機構,并積極開展臨床醫學中心認定。通過加強科技基礎創新平臺、產業協同創新平臺的建設,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新支撐和新引擎。
科技基礎創新平臺解決“卡脖子”關鍵難題
7萬平方米能源材料大樓投用、亞洲首座無噪音超精密加工和表征實驗室建成……作為福建省首批四家省創新實驗室之一的嘉庚創新實驗室,目前已經進入全面建設期,正在成為“成果轉化特區”。
嘉庚創新實驗室是廈門重大科技基礎創新平臺之一,以能源材料國家級實驗室為目標,重點攻克單一創新主體無法解決的難題,在能源存儲與轉化、未來顯示技術、石墨烯等先進材料領域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打造“產業發動機”和“科技加速器”。
與此同時,廈門還有多個重大科技基礎創新平臺加速落地建設,包括廈門柔性電子研究院、未來顯示研究院、新松機器人廈門研究院等。
據悉,2019年以來,廈門已累計引進落地8個大院大所名企項目,預計總投資6億元,3-5年內預計將在廈孵化超過100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廈門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技術支撐。11月20日,廈門市首批28家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授牌。據悉,2018年至2019年這些平臺共為7.78萬家企業、高校提供技術服務46.22萬人次,解決企業技術需求1129項,提供儀器共享1.18萬次,獲得總收入11.02億元,服務成效與社會效益顯著。
目前,廈門市已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生態環境、現代農業等領域陸續布局了40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總投入15.64億元,其中投入設備資產原值總額10.08億元,財政資金支持7.37億元。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全國職業院校大學生水產技能大賽在廈門舉行2020-11-30
- 1500臺智能自助寄件機落地廈門 寄件僅需1分鐘2020-11-27
- 今年廈門島內總降水量比常年偏少一半以上2020-11-27
- 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五月超百萬標箱2020-11-27
- 廈門出臺新規 保障“失地”村民長久生計2020-11-27
- 全國最大的燕窩深加工基地在廈門崛起2020-11-27
- 四天 金雞獎568場次活動將在廈門精彩上演2020-11-26
- 廈門排水管網“體檢”預計年底完成2020-11-26
- 廈門今明兩天天氣晴好 最高氣溫26℃上下2020-11-26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電影音樂會暨開幕式在廈門舉行2020-11-2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舉行 李屹于偉2020-12-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