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區巡訪制度,定期對獨居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上門或電話巡訪;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打破老年人信息“孤島”現象……廈門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昨日召開,《廈門經濟特區老年人權益保障若干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修改稿”)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二審。
建議建立社區巡訪制度
在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方面,草案修改稿建議建立社區巡訪制度,要求定期對獨居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上門或電話巡訪;創新養老志愿服務形式,倡導結對幫扶、鄰里關愛互助形式的新型養老志愿服務,與社工專業力量有機結合,逐步形成社區循環互助養老服務體系;發揮社區的平臺性作用,調動專業服務機構、志愿服務組織、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等各類力量和資源,為居家養老提供就近、便利的生活、醫療等服務。
解除老人“數字鴻溝”之困
針對部分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問題,草案修改稿要求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明確要求保留現場服務、現金支付等傳統服務方式;規定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應當具備授權代理、親友代辦功能,方便老年人網上辦事;規定醫療機構以及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體育場館、公園、景區等各類需要提前預約的公共服務場所,應當為老年人保留部分現場號源、購票名額,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導、人工幫扶等服務。
此外,草案修改稿還建議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提升智能化產品和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水平。鼓勵各類機構開展針對老年人的智能技術教育,引導提升智能化應用操作能力。
相關新聞
新建學校全部配套建食堂
晨報訊(記者蔡櫻柳)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吳麗敏等提出“關于全面推行中小學生營養午餐提供和做好午間安全管理的議案”。昨日,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對議案辦理情況做報告。
據介紹,市教育局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遴選了24家符合資質要求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供全市各中小學校選擇,并協調相關企業提高供餐服務能力。從接到議案至今,經過努力,新增在校用餐學生近8.5萬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3萬名學生在校用餐,涉及303所學校。
市教育局聯合市財政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局等部門將食堂作為中小學的建設標準之一,規定建筑面積配比,持續推進學校食堂建設和升級改造工程,實現新建學校全部配套建設食堂。
2035年全市中醫院將達7家
晨報訊(記者蔡櫻柳)昨日,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姚冠華作“關于加快我市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議案”辦理情況的說明。
廈門市政府承辦該議案以來,將中醫藥事業發展寫入市“十四五”發展規劃(草案),明確提出要“加強中醫、中西醫結合等臨床重點專科和專科醫療機構建設,進一步提升臨床重點專科服務能力”,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2020年10月出臺的《廈門市醫療衛生設施規劃(2020-2035)》,明確提出至2035年全市中醫院將達到7家,其中現有5家、新建2家。不斷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服務能力建設,目前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都設立了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綜合服務區,可以提供六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
今明兩年市財政安排中醫發展專項經費1000萬元,并將逐年遞增。支持中藥及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的推廣使用,提高中醫辨證論治費價格,支持符合條件的非中醫類別醫師提供中醫類別服務,在基本醫療保險目錄范圍內的中藥及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均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海西晨報記者 蔡櫻柳)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全國職業院校大學生水產技能大賽在廈門舉行2020-1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