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出臺“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管理辦法
線上復診可醫保即時結算
【范圍】
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復診
【便利】
患者可享線上復診、續方、送藥上門等服務,藥品配送服務費用不納入醫保支付
【目的】
方便患者,同時分流復診人群,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蓉)互聯網醫療是最近熱門的就醫模式,為做好廈門“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管理工作,昨日,記者從廈門市醫療保障局獲悉,患者在家通過“互聯網+”醫療線上復診可實現醫保即時結算,百姓足不出戶便可在線復診、續方、開藥、進行醫保結算,既安全又便捷。
根據國家醫保局《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廈門市醫療保障局近日正式出臺《廈門市“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廈門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的受理范圍、基本條件等。這項政策的出臺將有力地保障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進行線上復診、續方、醫保報銷等的需求,分流醫院部分復診人群,大大降低線下就診開藥可能引發的交叉感染風險。
在線結算診察費藥品費等
《辦法》指明,“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是指廈門具備“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依托實體定點醫療機構,自愿向醫保經辦機構申請簽訂“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補充協議后,為參保人復診產生的診察費、藥品費,可按規定實現在線醫保結算,執行與所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相同的醫保報銷比例。簡單來說,就是參保人在具備“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的醫療機構進行線上復診時,可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在線結算符合規定的診察費、藥品費等。
僅限復診醫療服務
不過,并非在互聯網醫院就診或進行互聯網診療活動的所有疾病都能享受醫保在線支付結算。“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僅限復診醫療服務,根據相關規定,為保障醫療安全,醫療機構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醫療機構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時,醫師應當掌握患者病歷資料,確定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明確診斷為某種或某幾種常見病、慢性病后,才可以針對相同診斷進行復診。對這些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患者來說,不用到現場掛號交費、排隊就醫,就可以享受線上復診、續方及送藥上門等服務,非常便捷。要特別說明的是,藥品配送服務費用不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診療過程可全程追溯
“互聯網+”醫療服務采用線上支付,怎么保障醫保卡里的錢的安全?相關工作人員回答,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應當具備滿足互聯網技術要求的設備設施、技術人員以及信息安全系統,并實施第三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此外,定點醫療機構納入醫保支付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還須接入本市醫保智能監控系統,做到診療、處方、交易、配送全程可追溯,確保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全程可監控,并按要求實時傳輸“互聯網+”醫療服務全過程相關數據。
欺詐騙保將被暫停使用該服務
《辦法》明確,“互聯網+”醫療服務是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將線下已有醫療服務延伸到線上。醫保部門除了將嚴肅查處定點醫療機構利用“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違法違規行為外,還將對參保人進行嚴格監管,如出現欺詐騙保或醫保領域其他失信情形的,參保人將可能受到醫保部門暫停使用“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或醫保直接結算資格。
另外,定點醫療機構為確保“互聯網+”就診參保人以真實身份就醫,必須按規定依托醫保電子憑證實名認證。還沒領取醫保電子憑證的參保人,可通過“廈門醫療保障”微信公眾號、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支付寶平臺、微信-“我的醫保”四個渠道激活領取。目前,廈門已開通10家醫院、235家門診部的掃碼就醫通道,1236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的掃碼購藥渠道,參保人憑醫保電子憑證也可在廈門的醫保經辦窗口辦理所有醫保公共服務事項。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點亮城市的“生命之光”!第六屆華廈眼科論壇2020-12-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