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2020年交上一份亮眼的答卷。數據顯示,1-11月,廈門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86億件,同比增長27.75%,在全省排名第二,在全國排名第三十五,“中國快遞示范城市”的金字招牌更亮了。
成效背后,是企業積極轉型升級的不懈努力,更離不開郵政管理部門一系列保障服務措施的有力支撐。在集美區的順豐速運中轉場,3公斤以內的包裹被傳送到今年剛剛升級的全自動化設備進行分揀。主管黃海彬介紹說,新設備處理能力為1.8萬件/小時,效率較半自動化設備提升了50%,今年“雙11”期間最高處理量達到1.9萬件/小時。據了解,該公司今年獲得了34.6萬元的政府補貼,這筆資金將繼續用于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促進服務水平提升。
同樣獲得政府補貼的還有圓通廈門分公司。圓通廈門轉運中心配備的三層交叉自動分揀系統處理能力可達4.2萬件/小時,高峰期的處理能力可達5.7萬件/小時。設備投入使用后,轉運中心的人均效能從1120件/小時提升到2680件/小時。今年,廈門圓通獲得了設備購置改造補助資金56.21萬元,這筆資金到位后將用于改造優化全自動分揀系統的供包效率,進一步減少貨損。
廈門奕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是廈門本土的智能快件箱企業,其運營的“鳥箱”已經在全市鋪設了1000多組快件箱,近10萬個格口。公司常務副總柯炳發介紹說,在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候,由于快遞員無法進入小區投遞,設置在社區內的智能快件箱使用率近乎為零,經營壓力較大。市郵政管理局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允許符合健康條件的快遞員通過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等方式定點投遞,有效解決了快遞員的收投難題。目前,廈門快遞行業箱遞率已經超過15%。
今年來,在市郵政管理局推動下,支持末端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被納入廈門市《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的實施方案》。依據方案,2020年上半年,符合條件新增設立的自助投遞終端可獲得2萬元/組的獎勵。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郵政條例》正式實施,許多制度設計為全國首創,為優化郵政業營商環境提供了“廈門方案”,也為郵政行業持續助力高質量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鷺島愛心義工協會舉辦“愛國愛崗愛公益 2020-12-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