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線網調整“三問”
調了多少?
■ 兩年來調整近300條
截至2020年12月,廈門公交(不含BRT)兩年來共新增線路40條、優化調整線路189條、取消線路68條,全市公交線網幾乎每季度就要集中優化調整一次。
調整依據?
■ 客流分析 客流要求 乘客反饋
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每條線路調整方案的制定,都綜合了對線網客流的大數據分析、相關法律標準規定的客流要求以及乘客的意見建議等多方面因素。
為什么調?
■ 提升運行效率 提高服務水平
“補齊短板”,實現“各園區15分鐘可連接快速路網”
圍繞“各園區15分鐘可連接快速路網”的工作目標,優化調整對接各園區大型企業,2019年5月至今,公交集團累計新增或調整線路61條次,新設站點16處,方便火炬(翔安)產業區、灌南工業區、同安工業集中區、廈心醫院、海滄電商產業園、軟件園一期、軟件園二期等園區企業員工出行。
“減少重復”,2019年運營里程較2017年少0.24億公里
2019年以來,公交集團優化整合了10組公交線路,特別是取消、截短了部分重復率較高的長線公交,減少了湖濱南路、仙岳路、東渡路、同集路、嘉禾路、會展片區、軟三片區等交通繁忙路段的公交線網重復率,2019年運營里程較2017年減少0.24億公里。
“增強覆蓋”,實現廈門147個建制村“村村通公交”
公交集團創新性地使用7座商務車型開通了鋤山、村尾、黃地等偏遠山區村莊居民定制專線,并使用約巴車型開通島內東坪山客運專線,實現廈門所有147個建制村“村村通公交”。
“重視接駁”,實現軌道站點均有公交線路接駁
自2017年12月地鐵1號線開通以來,公交集團累計新增、調整公交線路92條次,調整公交站點23處接駁地鐵1號線、累計新增、調整公交線路37條次,調整公交站點10處接駁地鐵2號線,實現了所有軌道站點均有公交線路與公交站點接駁。
“完善微循環”,與各區、街道合作完成社區公交串聯
公交集團主動與各區、街道合作,在思明、湖里、集美、同安區開通了24條社區公交線路,社區公交串聯了街道、社區、工業園區等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短、頻、快”的公交線路運營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務。
廈門日報訊(記者 殷磊 林施赟)減少公交線網重復率、“截短”、取消長線公交是近年來公交線網優化調整的一個重點。2020年以來,共有760路、656路、791路3條45公里以上的超長公交線路被截短,994路、651路、640路3條35公里以上的長線公交被取消。記者從公交集團了解到,目前廈門已經沒有45公里以上的公交線路。那么,這些長線公交是怎樣確定優化調整方案的?調整是否達到了既定目標?近日,記者實地走訪調查。
“截短”前駕駛員熱天不敢喝水
2020年12月21日上午8時許,記者在始發站同安五顯公交場站乘上了車牌號為閩D06927的656路公交車。
656路曾經是廈門最長的公交線路,首末站為同安影視城站←→第一碼頭站,穿越四個區,全長51.45公里,全線60個站點(下行)。2020年8月29日,這條線路優化調整,島內段大幅縮短,島內首末站從第一碼頭改到了寶龍一城公交場站,單線里程縮短到了40公里。
盡管已經過了交通高峰期,但乘這趟車的市民卻不算少,停靠了四五站后車廂內已是座無虛席。
乘客尤可心告訴記者,她住在同安影視城附近,在島內軟件園二期工作。656路截短前并不停靠軟件園二期附近站點,她上班要先坐到赤坡山站下車,再步行15分鐘才能到單位,路程要耗時一個半小時以上。656路調整后增停了軟件園南門站,算下來她上班可以節省半個小時。
除了上下班,線路“截短”會不會給她的出行帶來不便?尤可心表示并不會,“進島以后,可以換乘的公交線路很多,去哪里都方便,不一定非要坐這條線”。
9時25分左右,656路公交車駛抵寶龍一城公交場站,全程耗時不到一個半小時。停好車后,駕駛員沈愛國告訴記者,過去一趟車可沒這么快,就算沒遇到堵車也要兩個多小時,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期的班次,三四個小時都很正常,“以前天再熱也不敢喝水,就怕半途想上廁所”。
長線公交“截短”勢在必行
過去,隨著城市建成區快速拓展,為了增加公交線網覆蓋面,滿足新增的公交出行需求,采取將現有公交線路延伸的方法最直接也最便捷。一批656路這樣的長線公交應運而生。
這種超長線路迅速填補了公交真空區,可以讓新建成區的居民在家門口就坐上直抵市中心的公交車。
然而,設置超長公交線路同時帶來了一系列難以消除的負面影響。
對乘客來說,長線公交在疊加了沿途很多微小的延誤干擾因素后,就會形成公交車久等不至、兩三輛同線路車輛卻同時到站的現象。即便坐上了公交車,乘客在途時間相比正常交通出行也會大大增長——長線公交往往曲折迂回。這嚴重降低了乘客對公交服務的可靠性評價。
對公交駕駛員來說,超長線路意味著痛苦的工作體驗,比如長時間不能喝水、不能按時就餐等等。它更會導致疲勞駕駛,埋下安全隱患。
對公交企業來說,長線公交的增多,導致運力資源周轉下降,公交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時間難以保障,管理上的不可控因素增多。
對整座城市來說,長線公交數量多,也會導致主干道的公交線路重復率增大,從而加劇交通高峰期城市路網擁堵狀況。
“截短”超長線路勢在必行。
調整并非“一截了之”
超長線路“截短”甚至取消,會縮小公交線網覆蓋面,增加市民乘公交難度嗎?
在公交集團經營管理部,記者看到了一份關于656路優化調整的前期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這條線路調整前在“角濱路口—東芳山莊”路段與多條線路重復,特別是與30路連續重復16個站,重復路長7.5公里,占了656路島內段長度的61.54%。所以,這條線路在島內的運行,有大量的替代方案,“截短”后不會造成公交真空,卻能有效減少公交線網重復率。
公交集團經營管理部副經理張乃淳介紹,超長線路的優化調整,并非單純地減停站點、縮短行駛里程。“每一條超長線路的調整、重復線路的取消,前期都通過大數據做了充分的調查分析,在實施時還要配合一整套完整的運營方案,常常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他說。
“公交的直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關鍵是要讓乘客能通過便捷的換乘抵達目的地。”張乃淳說,調整前的656路日均客流量為6702.1人次,根據大數據測算,調整后可繼續乘坐656路以及選擇其他線路和擬新增的36路直達出行的客流量超過5000人次,占比約為四分之三,其余四分之一的乘客都只需要“一次換乘”即可抵達656路調整后減停的站點。
近年來,廈門長線公交不斷“截短”,重復線路不斷取消,但全市公交的總里程數并沒有明顯下降,公交線網的覆蓋面不減反增,公交服務滿意率持續提升。張乃淳說,公交發展是為了謀求“最大公約數”,讓更多人受益,所以公交線網的調整追求的是“便捷換乘”,而非“直達”。
【數據】
廈門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數為68.93%,排名全國第5;綠色出行意愿指數,廈門為2.504,排名全國第7;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車速比為1.847,廈門公交的運營效率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1位。
(數據來源:2020年10月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共同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45分鐘公交服務能力占比”是衡量公交服務水平的關鍵指標。在36個中國主要城市中,廈門的45分鐘公交服務能力占比達52%,居第4位。
(數據來源:2020年5月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百度地圖慧眼聯合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廈門公交的單位車輛運營里程為5.14萬公里/標臺,在全國36個主要城市中位居第4位;單位車輛客運量14.23萬人次/標臺,在全國36個主要城市中位居第4位。這兩項關鍵的效率指標,廈門公交均居于全國前列。
(數據來源:《2019年中國城市客運發展報告》)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第二條公交專用道昨日啟用 公交提速明顯2020-12-02
- 廈門5條線路將調整或取消 40路公交今開跑2020-12-02
- 買水免費乘車等 廈門首座公交智能主題驛站啟用2020-10-09
- 兩秒鐘確認 廈門公交集團施行新版操作規范2020-07-08
- 廈門5處公交中途站點周六起調整線路停靠2019-12-20
- 廈門公交推出升級版機場專線和觀海專線2019-09-30
- 4條發展到366條 廈門公交見證城市巨變2019-08-23
- 廈門公交移動支付功能正式啟動 涵蓋六種支付方式2019-04-26
- 3月30日起 廈門市將整合2對、調整4條公交線路2019-03-25
- 3月16日起廈門5條公交線路停靠站點將調整 海滄區7處站點將更名2019-03-1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鷺島愛心義工協會舉辦“愛國愛崗愛公益 2021-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