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櫻柳) 僅10天,廈門已有72名患者用上了千元內的心臟支架。
1月1日,首批國家組織心臟支架(又稱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在廈門落地。根據新政策,心臟支架的均價從1.3萬元下降至700元左右,最低僅需要469元,平均降幅93%。新政讓廈門市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好,看病“不再貴”又邁進了一步。
昨日,記者從廈門市醫保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廈門有7家醫院率先實施集中帶量采購價格,分別是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廈大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廈門市第五醫院、廈門市海滄醫院。1月1日,落地首日,就有5名患者成功植入千元內的心臟支架。
市醫保中心藥采科科長郭達群介紹,此次心臟支架的帶量采購,共有10個產品中選,其中最高價格為798元,最低價格為469元。對于患者最關心的支架質量問題,郭達群表示,對此國家集采早有針對性的“四重”保障措施。集采支架質量已有了一個長期、穩定的監管閉環,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政策實行后,中選產品以中選價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不設先行自付比例,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非中選產品中的不銹鋼材質冠脈支架,以中選產品的最高中選價(798元)作為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個人先行自付20%后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超出最高中選價以上的部分由患者自付。非中選產品中的其他冠脈支架,設定醫保最高支付限額5000元,5000元以內的個人先行自付20%后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超出5000元以上的部分由患者自付。
郭達群表示,這是國家首次組織醫療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此次集采支架的“量”,覆蓋了各地醫療機構意向使用量的70%以上,正是因為有“量”,價格才能大幅下降,患者也因此能真正受益。
記者了解到,盡管支架價格大降,但各醫療機構開展的經皮冠狀動脈支架置入手術量并未出現明顯增長,臨床醫生普遍反饋產品過渡平穩,患者受益最為明顯。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鷺島愛心義工協會舉辦“愛國愛崗愛公益 2021-0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