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近日,《廈門市推進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廈門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提升體育產業市場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到2022年,市民體質達標比例達到92.5%,全市體育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09億元。
去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名單,包括廈門在內的40個城市入選。廈門將大力推進體育消費機制創新、政策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等,推進這一試點城市建設。
新體育中心明年竣工驗收
《方案》提出,廈門市將優化體育消費環境,豐富體育產品供給。鼓勵企業借助VR、大數據、云平臺、5G等新技術,培育數字體育、直播健身、線上培訓等新業態,創新體育消費場景。大力推動夜間體育、假日體育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各區因地制宜,打造更多自有IP的體育活動。
另外,推動“體育+”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和體育事業良性互動作用,推動體育與旅游、教育、醫療和康養等產業融合協調發展。豐富帆船、游艇、休閑漁業等海洋旅游產品,大力發展運動休閑、康體度假、賽事觀賞、體育節慶等體育旅游項目,打造東坪山、環東濱海浪漫線、五緣灣帆船游艇港等具有山海特質的體育休閑游路線。
按照可承辦國內外綜合體育賽事和高水平單項體育賽事的標準,規劃建設新的市級體育中心、馬鑾灣體育館、翔安體育交流中心。加快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的建設,打造競賽表演中心、全球體育用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水上運動娛樂中心。2022年完成新體育中心的竣工驗收,為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做好準備。
每個區改造2個以上體育公園
增加體育消費供給,增加體育設施場地。完善體育設施建設頂層設計,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補齊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短板,編制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行動計劃,有效解決制約健身設施規劃建設的瓶頸問題。在不改變、不影響建設用地的主要用途的前提下,倡導復合用地模式,對健身設施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功能整合。支持建設符合環保和安全等要素的氣膜結構健身館、裝配式健身館。新建居住區和社區要求配套建設全民健身設施,嚴格按照室內人均不低于0.1平方米、室外人均不低于0.3平方米的標準配備體育場地設施。每個區將2個以上公園改造成體育公園,在公園里因地制宜設置健身步道、休閑廣場、運動場地和健身路徑等體育設施。不斷提升廈門東西向山海健康步道配套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持續推動南北向健康步道的建設進程。
進一步推進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社會共建共享工作,對現有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符合開放條件的,力爭到2022年實現向社會免費開放。新建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應在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向社會開放的需要,確保建成后可向社會開放。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強化用戶體驗 做足山水文章 推進招商引資 福建體育產業鏈不斷延伸2020-12-09
- 福建:確保2025年體育產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2020-11-28
- 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名單公布 福州、廈門、三明入選2020-08-27
- 福州被確定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2020-08-27
- 全省首家市級體育產業協會 在漳成立2020-07-20
- 福建體育產業釋放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2020-06-22
- 福建省首屆體育產業投融資推介會在廈門舉行2019-12-02
- 體育產業正在“加速跑” 體育旅游成國慶假期新寵2019-10-11
- 上海男籃正式更換東家 主場將回萬體館目標奪冠2019-05-29
- 福州市政府與非凡中國控股公司簽訂體育產業戰略2019-05-2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地鐵3號線隧道春節“洗澡”2021-03-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