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定點投放為“錯峰直運”創造有利條件,有助于減少垃圾在桶內停留時間,實現日產日清。(本組圖/記者 林銘鴻 攝)
垃圾分類督導員(左)指導市民進行分類投放。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海奎 柯笛)家里分好類、定時拎下樓、定點精準投……這是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的“三步曲”,在上海、廣州、福州以及廈門的一些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已較為普遍。根據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2021年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點》,今年,廈門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必要時將設置誤時投放點。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有什么好處?居民的反映如何?推行這項制度的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對此,記者深入實地調查,并采訪了市垃分辦相關負責人,對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進行解讀。
變化
居民定時投放垃圾 從不習慣到習慣
4月7日早上7點,湖里區湖里街道濠頭社區金龍大廈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準時“解鎖”,在垃圾分類督導員的監督下,陸續有居民把垃圾分類投放到垃圾桶中。過了早上9點,非投放時間內,垃圾桶“上鎖”,物業人員值守在投放點附近。
在湖里街道,濠頭社區第一個“吃螃蟹”,今年1月18日在轄區金龍大廈率先啟動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每天早上7點至9點、晚上6點半至8點半,兩個時段共4個小時為垃圾投放時間;其余時間,垃圾投放點關閉,暫停投放。
“剛開始確實不習慣,一不小心就錯過投放時間,碰了幾次壁以后,自己主動調整扔垃圾的時間。”金龍大廈住戶高女士說,大概過了十來天,就慢慢適應了,“好像也沒有想象中的麻煩。”
金龍大廈物業公司謝主任告訴記者,實行“定時定點”投放制度以來,小區加裝了監控,對垃圾不分類、亂扔垃圾的追責到人,屢勸不改的,可能還會收到城管的罰單。“2個多月以來,居民配合度比較高,目前還沒有開過罰單。”謝主任說。
有了金龍大廈的試點基礎,濠頭社區開始逐步推廣“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從今年4月1日起,轄區內的棕櫚城小區也開始試行。
思明區蓮前街道瑞景社區、湖里區江頭街道等在試點的基礎上,從2020年全面推行“定時定點”投放制度。記者了解到,一年多來,大部分居民都能較好適應這一模式,群眾支持度較高。
優勢
小區環境改善 居民素質提升
對于“定時定點”投放制度,為何居民們的態度會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大力支持、點贊?這要從它的好處說起。
瑞景社區負責人郭美霞說,實施“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前,垃圾桶24小時開放,居民扔垃圾較為隨意,常常發生垃圾桶爆滿、垃圾落地的現象,管理難度較大,準確率也不易提高。實施“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后,居民集中在兩個時間段投放垃圾,小區督導員、志愿者加強對亂扔垃圾行為的勸導,收運企業也及時跟進,一天早晚兩次錯峰收運,垃圾停留在桶里的時間大大縮短。
“垃圾投放點整潔多了,小區環境明顯改善,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對這項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支持。” 郭美霞說,“更重要的是,居民參與其中,增強了主人翁意識,文明素質得到潛移默化地提升,大家更愛護小區了。”
金龍大廈住戶高女士也明顯感覺到,實施“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后,小區環境明顯變得更整潔。“現在天氣慢慢熱了,垃圾不再長時間留在桶內,臭味也就少了,還能防止拾荒人員粗暴翻撿。” 高女士說。
實踐證明,“定時定點”投放制度是提升垃圾分類參與率、準確率的有效方法。在投放時間段,督導員和物業工作人員可以有效監督,居民也會互相提醒。
濠頭社區居委會主任葉騰告訴記者,以前金龍大廈垃圾分類考評分數經常只有80來分,實施“定時定點”投放制度以來,垃圾分類準確率明顯提高,考評達到100分是常事。
市垃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廈門將大力推進垃圾“錯峰直運”工作,“定時定點”投放也為“錯峰直運”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助于實現垃圾日產日清。比如,上午9時左右,垃圾收上來后,由垃圾車直接運到末端處理廠,可以避開交通高峰期,大大提升運輸效率。
經驗
做深做細工作 因地制宜推進
“推行‘定時定點’投放制度,不可急于求成,要根據各個小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方案,成熟一個推一個。”市垃分辦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7月,市垃分辦印發了《廈門市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工作導則》,提出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實施的“五個規程”。
首先要宣傳告知。宣傳內容包括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分類方法及“定時定點”投放的好處和要求等。記者了解到,湖里區江頭街道在推行“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前,進行了兩個月的宣傳預熱,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征求居民意見建議;利用入戶上門、微信群發、公告欄公示、督導員面對面宣傳等方式,在轄內廣泛宣傳,充分告知居民“定時定點”投放的好處和要求。
其次要落實監督指導。“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實施初期(至少三個月),每個點位至少1名督導員開放時間進行現場督導,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投放時間以外的,由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負責監督和管理。在定時投放點外,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設置誤時投放點,讓一些有特殊情況的居民有地方可以投放垃圾。
第三要定期分析評價。建立每1至2周的垃圾分類工作分析評價制度,做好經驗歸納、問題匯總,提出應對措施、整改建議等。
第四要轉變督導巡查機制。根據推進成效和自我評估結果,創新督導方式,確實提升小區垃圾分類實效,實現居民自覺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第五要建立長效機制。通過表彰先進、公示社區紅黑榜等方式,增強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鞏固居民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習慣。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和國內一些先進城市,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已經較為普遍。”市垃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市民總體素質較高,垃圾分類工作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各相關單位把工作做深做細,廈門全面推行定時定點投放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常態治理補助資金下達2021-01-24
- 人民日報點贊紅廟嶺:福州改進生活垃圾處理方式2021-01-15
- 福州告別生活垃圾“填埋時代”2021-01-01
- 漳州召開主城區第9次生活垃圾分類月度調度會2020-12-08
- 廈門生活垃圾分類等五項舉措將全國推廣2020-12-04
- 福州非居民戶生活垃圾處理費擬并入水費征收2020-11-29
- 全國率先!福州今年底將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2020-11-23
- 連“渣”都是寶!福州每天4200噸生活垃圾這樣“變身”2020-11-14
- 2021年1月1日起晉江實行生活垃圾全程密閉化運輸2020-11-13
- 漳州第二批生活垃圾分類路線將于明日正式啟動2020-08-3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同安:返鄉青年重走“初心之路”2021-04-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