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韓嵩松)制定首批38項供廈標準,逐步完善供廈食品標準體系……昨日,市食安辦常務副主任、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饒滿華接聽市長專線,介紹了廈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進展情況。今年,廈門將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十四大重點工程、十大攻堅行動,其中包括構建一套高于國家標準的供廈食品標準體系。
廈門市80%以上的食品依賴外埠供應。對此,廈門將建設高于國家標準的供廈食品標準體系,這是食品安全十四大重點工程中的首要工程。供廈食品安全標準突出民生保障,堅持急用優先,對標國內外先進地區,發揮本土特色產業優勢。目前,已制定首批供廈標準38項,其中,分餐制管理規范、餐飲外賣一次性封簽、餐飲業洗手間清潔衛生規范均為全省首個制定的相關標準。即食燕窩標準嚴于目前行業通用標準,土筍凍供廈標準將上升為福建省地方標準,覆蓋范圍更廣,有效提升全市食品供給品質。
此前,廈門就已制訂《廈門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創建人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20—2022年)》。該方案中的十四大重點工程、十大攻堅行動,是廈門食品安全工作的下一步重點目標。十四大重點工程包括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程追溯體系建設工程、供廈“菜籃子”質量提升工程等。在規范網絡食品交易配送平臺建設工程中,將打造“以網管網”監管模式,建立網絡食品交易主體信息數據庫,推動網絡食品經營主體、監管部門信息互通,對入網經營者證照信息合規性開展日常審核。
據悉,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5年來,廈門全市食品安全水平穩定向好,在福建省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始終名列第一或A級。目前,廈門已有9.1萬家經營主體的45萬種食品納入管理,經營主體覆蓋面達80%,納入追溯的食品種類居全省第一。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市首條臺港澳同胞辦稅綠色通道開通2021-04-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