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第七屆“中國交響樂之春”啟幕。接下來近一個月的時間里,22支中國交響樂勁旅、17位中國指揮家、30余位知名演員及演奏家輪番登場。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也將于4月16日晚亮相國家大劇院,與指揮鄭小瑛、夏小湯共同奏響交響詩篇《土樓回響》、交響樂《安岐隨想》。據了解,這是第七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中惟一一臺來自福建的交響音樂會。
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以推動中國交響樂發展為己任。以中國交響樂作品、中國交響樂勢力為主打的“中國交響樂之春”每兩年舉辦一次,已成為中國觀眾專屬的交響樂盛事、獨樹一幟的劇院藝術品牌。迄今為止,“中國交響樂之春”已連續舉辦六屆。今年春天,第七屆“中國交響樂之春”盛大歸來,這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國家大劇院恢復線下演出季的首個大型音樂節。
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第七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以“百年輝煌·時代回響”為主題,在4月8日至5月7日,將為觀眾送上21場演出,其中包含多部謳歌黨和人民、書寫英雄故事與時代傳奇的中國交響樂作品,全面展示當今中國交響樂的蓬勃生命力與發展活力,細數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交響樂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與輝煌成就。
本屆“中國交響樂之春”21場音樂會選取的50余部演出曲目全部為中國作品。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將與指揮鄭小瑛、夏小湯共同獻演兩部經典劇目——交響詩篇《土樓回響》、交響樂《安岐隨想》。
交響樂《安岐隨想》取材于廈金戰役,由青年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博士謝鵬作曲。作品由《序》、第一樂章《鏖戰》、第二樂章《日記》、第三樂章《永生》四個部分組成,演出時長約50分鐘。自2017年首演以來,《安岐隨想》不僅在劇場奏響,也曾走進軍營、高校、社區等,社會影響廣泛。2020年底,入選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之100部“百年百項”小型作品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由著名作曲家劉湲作曲的大型交響詩篇《土樓回響》是一部以客家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作品。作品以《勞動號子》《海上之舟》《土樓夜語》《碩斧開天》《客家之歌》五個樂章構成,用音樂語言生動地展現從中原遷徙到閩西的客家人團結互助、頑強拼搏、求生存圖發展的艱辛歷程,表達了土樓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土樓回響》于2000年首演,次年榮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惟一的金獎。21年來,鄭小瑛攜該作品在12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75場次演出,創中國大型交響樂作品演出場次之最。
對于國家大劇院,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并不陌生。8年前,該樂團在那里奏響了交響南音《陳三五娘》。昨日,樂團已赴京,今天開始彩排。(海西晨報記者 陳佩珊)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市首條臺港澳同胞辦稅綠色通道開通2021-04-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