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郭俊鋒)海滄隧道是連接湖里區與海滄區的跨海通道,在隧道試通車“滿月”之際,廈門市交通局監測中心對通車前后一個月的相關通行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分析發現,在跨島通道車流量總體增加的同時,海滄方向進出島壓力逐步緩解。
據悉,隨著海滄隧道的通車,廈門邁入“四橋兩隧”時代,跨島通行需求進一步得到釋放。廈門跨島日均車流量上升至59.24萬輛次,對比海滄隧道通車前一個月數據(日均56.56萬輛次),增長了4.74%。海滄隧道日均進出島2.76萬輛次,其中進島1.47萬輛次,出島1.29萬輛次。
作為廈門本島北部片區與海滄區的跨海通道,海滄隧道逐步成為新陽、馬鑾灣片區居民的出行首選。而隨著地鐵2號線凝聚效應的增強,公交接駁線路的不斷優化,不少居民改選公共交通出行,對緩解海滄大橋通行壓力也起到積極作用。
據統計,自海滄隧道通車以來,海滄大橋日均進出島車流量為14.65萬輛次(進島7.01萬輛次,出島7.63萬輛次);進島方向早高峰擁堵指數4.58(輕度擁堵)、晚高峰擁堵指數4.47(輕度擁堵),出島方向擁堵指數早高峰2.16(基本暢通)、晚高峰擁堵指數1.21(暢通)。總體而言,海滄大橋進出島的擁堵指數比海滄隧道試通車前均有下降,尤其是進島方向擁堵指數下降更為明顯。
接下來,在大力推進有關工程建設的同時,市交通運輸局將持續優化公交線網,提升公共交通的承載能力和服務質量,為居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出行選擇。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諾亞財富第六屆海西財經論壇 探索福建創新經2021-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