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共有取得運輸證的網約車輛33070部,取得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96056人。日均在營車輛2.71萬輛,7月份日均營運趟次達到47.67萬單(同比去年增長40%,同比2019年增長55%以上)
今年2-5月,廈門市網約車訂單雙合規率連續4個月排在全國36個中心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第一名,合規率高達96.7%
網約車和出租車的日均營運趟次,接近70萬單。按照交通部給廈門市制定的系數,可以估算出每天約有135萬人次乘坐網約車和出租車
廈門網約車行業已形成從汽車銷售、租賃、維修、充電、培訓等全產業鏈,保守估計相關從業人員已超過10萬人,產業年營收規模超過50億元,每年還在為廈門帶來超過10億元的新增投資
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 林欽圣 通訊員 張曉陽 李凌云)上周五,15家網約車平臺企業負責人,在《廈門市網約車行業依法經營自律公約》上簽字。在這份公約上,“自律自治”“依法經營”等字眼十分醒目,同時,該公約的目標也寫在了第一段:將廈門持續打造成全國網約車經營最規范的城市。
快速發展的網約車行業,已經成為廈門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份數據顯示,7月份,廈門網約車日均營運趟次達到47.67萬單,比增4成,連同巡游出租車,日趟次近70萬單,總乘客量約達到135萬人次,在全市公共交通客流中的占比不斷提高。
行業快速發展,得益于一流的營商環境,對網約車平臺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堅持乘客至上、堅守安全底線、堅定合規發展。”自律公約簽字儀式上,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市交通局運輸中心)主任翁明鴻說,廈門將鞏固“網約車訂單雙合規率全國第一”的發展地位,更好地服務民生出行需求,打造全國網約車行業的標桿和典范城市。
廈門網約車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簽約,是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發展成績。
市交通局運輸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廈門共有取得運輸證的網約車輛33070部,取得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96056人。日均在營車輛2.71萬輛,7月份日均營運趟次達到47.67萬單(同比增長40%,同比2019年增長55%以上)。
“網約車和出租車的日均營運趟次,接近70萬單。按照交通部給廈門市制定的系數,可以估算出每天約有135萬人次乘坐網約車和出租車。”市交通局運輸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從“公共交通的有益補充”到“主力軍”,這反映出行消費習慣正在帶動出行格局的重構。
需要看到的是,網約車的服務水平和乘客數量呈正比,而反映服務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合規率。在這方面,自2017年以來便持續強化網約車合規化管理的廈門市,始終領跑全國:在交通部發布的一份權威數據中,今年2-5月,廈門市網約車訂單雙合規率連續4個月排在全國36個中心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第一名,合規率高達96.7%。
另一份數據顯示,當前,廈門網約車投訴量每天僅為個位數,低投訴率也反映出行業的良好發展態勢。
堅持“放管服”構建行業“試驗田”
簽約,是為了讓企業更加珍惜廈門一流的網約車營商環境。
市交通局運輸中心解讀,自2016年網約車行業興起以來,廈門在“管理規范化、運營標準化、車輛純電化”方面做出諸多探索,實現多個全國第一:率先全國啟動平臺、車輛、駕駛員發證工作;建成全國首個駕駛員和車輛信息交通與公安部門聯網審查機制;創新考核機制,在全國范圍內首創網約車退出機制,實現“有進有出、動態調控”;發布全國首個網約車地方標準,規范網約車行業的方方面面。
“正是因為一系列強有力的‘放管服’舉措,營造出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發展環境,廈門網約車市場始終在良性軌道上,成為全國最優秀的‘試驗田’,成為標桿和典范。”翁明鴻說,無論是15家企業均在廈設立獨立子公司甚至區域總部,還是穩步增長的乘客總量,都說明廈門網約車已具備良好發展生態。
好環境,對應的是優服務,企業要用誠實守信經營,持續為市民出行提供高質量出行產品。市交通局運輸中心介紹,近些年來,針對安全、服務等方面,該中心曾開展多次專項督查,為不良經營行為“踩剎車”。
積極引導網約車企業良性競爭
簽約,體現出的是交通運輸部門的未雨綢繆。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網絡數據安全,正在對個別互聯網企業開展審查。在這期間,其余平臺公司,需要有維持健康、穩定、有序發展的大局觀,守住底線、紅線,有序競爭。”會上,翁明鴻要求。
當前,恰逢廈門暑運高峰,市民和游客出行需求旺盛。市交通局運輸中心表示,對于網約車行業來說,底線、紅線,就是嚴格遵守國家、廈門相關管理辦法和地方標準開展經營活動,不得使用“黑車”(未取得運輸證的非法營運車輛)和“黑司機”(未取得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其次,平臺公司要保證相關數據真實、準確、全量。同時,要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嚴格數據安全保護和管理。
行業健康發展,需要有序競爭,“燒錢”搶市場、不注重經營質量將不可行。此次《自律公約》中明確要求,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合理確定運價標準,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運營或采取不正常競爭方式促銷,不得侵害乘客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另外,駕駛員的權益也是關注重點。《自律公約》寫明,要保障從業人員權益,依法公開定價機制、動態加價機制、派單機制和服務協議,保障駕駛員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確保清晰透明易懂。
服務民生經濟打造產業增長極
簽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生經濟,打造新的產業增長極。
廈門網約車產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該負責人解讀,廈門網約車市場的“賽道”,已經呈現更下沉、更多元、更細分的趨勢,包括城際出行、旅游出行,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細分市場。
“市交通局運輸中心將積極思考更符合發展需求的新政策,比如,在‘一車一平臺’的前提下,探索網約車在各個平臺之間的‘秒轉’和無障礙互轉,確保履行平臺承運人責任,又能增強市場活力和服務能力、避免壟斷,創造更開放的競爭環境。”相關負責人說。
在旺盛的出行需求背后,廈門網約車行業已形成從汽車銷售、租賃、維修、充電、培訓等全產業鏈,保守估計相關從業人員已超過10萬人,產業年營收規模超過50億元,每年還為廈門帶來超過10億元的新增投資。
比如,從2016年開始,廈門網約車行業就成為引導新能源、純電動車產業的“領頭羊”;今年2月1日起,廈門網約車管理新規要求:新車必須用新能源車輛,且根據更新速度,預計在未來1至2年內,廈門網約車將全部更新為新能源車。目前合規純電動網約車共約2萬輛,為守護廈門全國排名居前的空氣質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賽后沙龍丨“聚賽道精英 促成果轉化”主題沙2021-07-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