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艷 通訊員 盧小靜 張林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日前,廈門在全國率先研究出臺《廈門市包容普惠創新專項提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硬核”政策將全力支持企業“戰疫情”“穩發展”,在“雙線作戰”中取得勝利。包容合作、普惠利民、創新引領,在廈門,包容普惠創新從“新詞”逐漸成為一個“熱詞”。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廈門發布重磅新政,“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擲地有聲。以此為新起點,廈門將大力提升宜居宜業品質,推動營商環境水平整體提升,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昨日,記者采訪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就《方案》的出臺背景、亮點、意義等進行解讀。
新起點
“優等生”再發力 構建更優發展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并取得顯著成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經過多年的持續打造,廈門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在全國80個城市和18個國家級新區評價中,廈門18個指標全部獲評“全國標桿”,14個指標進入全國前十。
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廈門市第一季度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牢固樹立抓經濟促全局理念,深入推進“七以七為”工作,其中就包括“要以營商環境為促進”。中共廈門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強調,廈門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臨“新課題”,作為全國營商環境領域的“優等生”,廈門要如何發力?深入貫徹中共廈門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精神,將“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舉措,市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起草形成了《廈門市包容普惠創新專項提升實施方案》。日前,該方案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印發。
據介紹,廈門是全國率先出臺包容普惠創新專項提升政策的城市,這充分體現了廈門的先行先試、勇于擔當。
新思路
不唯指標 綜合施策聚勢賦能
營商環境是一個區域的吸引力、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概念。
在廈門看來,營商環境建設不只是經濟部門、審批部門的事情,不能只“盯”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而應圍繞自然生態、城市文明、平安穩定、公共設施、產業鏈完備程度等進行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全面發力。
這一思路在《方案》中得到很好的體現。《方案》圍繞要素配置、產業生態、城市空間、公共服務、法治環境五個方面,涉及58項具體措施。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方案》重點聚焦自然生態、城市文明、平安穩定、公共設施、產業鏈完備程度等領域,旨在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促進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大力提升廈門宜居宜業品質,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新藍圖
政策含金量高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58條措施“干貨”十足,含金量高,其中有不少具有創新性、突破性。
比如,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健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支持科研人員取得股權激勵收入;加強對外科技創新合作,推動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聯合共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平臺;組織開展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托管;進一步加大人才服務保障力度,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按規定享受醫療保健、子女教育、住房保障、職稱評聘等優惠政策;支持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設和運營管理保障性租賃住房,形成多元化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體系;深入實施教育補短擴容、名校跨島發展等行動;持續加大社會資本辦醫,重點辦好中醫、精神、康復和護理等補短板項目,等等。
要素高效配置的發展環境、創新驅動的產業生態體系、宜居宜業的城市空間、滿足品質生活的服務體系、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方案》在“軟環境”與“硬實力”上實現雙重提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廈門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強勁動能。
可以預見,廈門將更具吸引力、凝聚力、競爭力,企業在廈發展更加安心、舒心、放心。良好的營商環境釋放出的“強磁場”,將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投資者近悅遠來,聚合成推動廈門建設“兩高兩化”城市的磅礴之力。
【政策亮點】
●產業鏈
著力推動 補鏈強鏈延鏈
根據《方案》,廈門將系統梳理全市重點發展產業鏈現狀,研究制定每條產業鏈發展路線圖,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短板弱項,明確目標方向及工作思路,整合出臺有效的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形成重點發展產業指導手冊。大力培育“三高”企業,推動先進制造業上下游供需對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和競爭力。同時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通過數字驅動產業升級。
●金融
破解企業融資難 健全資本市場體系
根據《方案》,廈門將從多方面著力,破解企業融資難。包括完善融資增信體系,增加“三高”、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鼓勵制造業加大中長期貸款投入,力爭提高新發放信用貸款占比;推動社會信用信息資源庫建設,加強“信易貸”應用推廣等。
同時,廈門還將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深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合作,加強對上市后備梯隊的培育。加大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培育力度,加強“臺資板”“閩西南科技板”等特色板塊建設,積極爭取業務創新試點。
●數字化
積極探索 數據開放與交易
廈門將探索數據開放與交易。《方案》提出,廈門要構建市級數據中心體系。加快推進中國電信海峽樞紐數據中心、廈門聯通骨干云池數據中心等的建設,增加全市數據中心機柜數,提高數據存儲能力。推動基礎電信運營商、第三方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服務提供商、大型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入駐,建設高水平數據中心、創新型數據中心。
廈門還將培育數字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包括鼓勵商貿流通方式創新,培育以數據為驅動力的全渠道消費大數據應用示范;推進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大力發展基于數字交付的服務外包等。
●創新
讓企業創新步履 行穩致遠
在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方面,廈門推動試點“揭榜掛帥”等新型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形式。繼續實施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聚焦生物醫藥、智能制造、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領域,推動行業領軍企業主導、政府基金引導、高校院所提供技術支持,共同建設開放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同時,還將健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進科技成果收入分配辦法,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支持科研人員取得股權激勵收入,落實科技研發費用補助制度。
●法治
切實保障 企業和群眾合法權益
廈門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強化公平競爭審查的剛性約束,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實施機制,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設公開公平公正的要素市場,構建要素便利流動的體制機制。加強反壟斷工作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夯實陽光執法全民守法制度基礎。全面落實行政執法 “三項制度”,規范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序,切實保障相關企業和群眾合法權益,維護政府公信力。推動建立違法犯罪記錄與信用、職業準入等掛鉤制度,讓守信者 “一路暢通”、失信者 “寸步難行”。
●住房
加快建設多元化 市場主體供給體系
《方案》明確,廈門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設多元化市場主體供給體系,積極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投資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設和運營管理保障性租賃住房,形成多元化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體系。持續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惡意漲租、囤積房源、驅趕租客等違法違規行為。
●生態
推進生態系統 保護與修復
廈門將深入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碧海工程”“凈土工程”和持續推進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積極推進閩西南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推進高排放機動車限行,加強超標排放機動車管理;持續推進入海排放口排查整治;加強海漂垃圾綜合治理;落實生態紅線保護制度,對全市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一系列舉措,將讓高顏值廈門變得更美,城市顏值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教育醫療
教育均衡發展 醫衛事業補短板
根據《方案》,廈門將加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入實施教育補短擴容、名校跨島等行動。加快廈門二中集美校區、廈門六中同安校區等普通高中建設,推動實驗中學高中部新校區、集美中學高中部新校區等項目開展前期工作,不斷縮小城鄉辦學差距。推動一批優質民辦學校建成招生。
加快醫療衛生事業補短板,將推進在建和規劃新建一批醫療衛生機構,加快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復旦兒科廈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建設。加快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等綜合醫院及市第五醫院擴建項目等一批重點醫療項目建設,打造區域醫療服務高地和疑難重癥診療中心,力爭大病不出市。
【專家觀點】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 政策出臺及時 提升廈門“軟實力”
這兩年,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做了兩個關于廈門招商、產業發展的課題,他在調研中發現廈門發展面臨一些挑戰,包括提升經濟總量、提升產業鏈價值總量和質量、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等。“在當前外部大經濟環境逐步嚴峻、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廈門存量(包括經濟總量、資金存量、人才、土地面積等)要高效率利用,促進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廈門市包容普惠創新專項提升實施方案》來加持、推動”。
丁長發說,近些年來,廈門對標新加坡,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從指標評價結果來看,廈門很努力,也做得很好。不過,從整體營商環境建設來看,還需要從軟硬件兩方面繼續完善。《方案》從產業、創新、人才等多維度發力,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廈門經濟發展軟件方面的短板。他希望接下來廈門進一步推動政策落地實施,發揮《方案》應有的作用,更好地惠及企業。
【企業聲音】堅定在廈發展信心
《方案》的出臺,在廈門企業中引發強烈反響
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廈門市包容普惠創新專項提升實施方案》,在企業中引發強烈反響,不少企業表示,通過新政,看到了廈門大力提升營商環境的決心和力度,堅定了企業在廈發展的信心。
京東集團:對企業是重大利好
京東集團是國內領先的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9月8日,京東集團副總裁孫志祥出席投洽會“廈工-京東工業數智升級合作啟動儀式”,這是他第二次代表京東集團來到廈門參加投洽會。對廈門營商環境,他給予高度的肯定。他介紹說,2019年,京東與廈門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幾年來,京東在廈門的投資項目越來越多,投資項目的成果也越來越大。“作為企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廈門在提升營商環境方面的作為和成效。”孫志祥表示,如今,廈門又出臺《廈門市包容普惠創新專項提升實施方案》的新政策,從更大范圍、更大力度、更高層次提升廈門營商環境,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
奧佳華:助力民企發展壯大
奧佳華作為廈門“土生土長”的企業,多年來,一直聚焦實業、聚焦健康產業穩步發展。奧佳華有關負責人表示,《方案》中提到的關于產業鏈、數字化、創新等方面的新舉措,與公司近年來鞏固行業競爭實力,加強技術、品牌、人才、管理等核心能力的鍛造不謀而合,振奮人心。公司在產業鏈方面,通過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提升全產業鏈的可控性;在數字化方面,目前正在與華為云深度合作;在創新上不遺余力,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近5%,不斷精進按摩椅的專業化、擬人化、智能化水平。“《方案》提出的舉措,針對性強,可操作性高,我們相信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助力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該負責人說。
美亞柏科:護航企業創新研發
美亞柏科是國內電子數據取證行業龍頭和公安大數據領先企業、網絡空間安全及社會治理領域國家隊企業,美亞柏科有關負責人表示,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方案》在產業扶持、金融服務、住房保障、人才服務、成果轉化等方面全方位制定切實有力的支持政策,推動各類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向企業傾斜,集中資金支持企業進行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加快自主產權技術的研發和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促進優秀科技成果在廈轉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使得企業可以集中精力和資金用于研發,這對企業的發展大有裨益。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營商環境成黨代表熱議關鍵詞2021-09-27
- 長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2021-09-20
- 讓企業少跑腿 讓難事變簡單 長樂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2021-09-16
- 福州:營商環境優化 “預約辦”全覆蓋2021-09-14
- 廈門同安:創一流營商環境 迎八方商客賓朋2021-09-09
- 廈門思明:營商環境水平提質提速2021-09-09
- 集美區2020年營商環境評估總指標位列廈門六區第一2021-09-08
- 陳云水: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1-08-31
- 創新機制體制 優化營商環境 馬尾打造“馬上就辦”示范區2021-08-26
- 王寧:全力提升營商環境數字化水平 進一步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2021-08-2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鼓浪嶼有序恢復開放2021-10-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