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前三季度 廈門農民收入繼續全省第一

      市農業農村局貫徹黨代會精神,推動全市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林永利)剛剛召開的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吹響了加快提升鄉村振興實效的號角。廈門農業農村部門迅速貫徹黨代會精神,持續加勁加力,補齊短板弱項,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記者昨日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持續向好。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43.8億元,增長6.4%,增幅居全省第一;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040元,增長14.9%,總量、增幅均保持全省第一。

      兩個“全省第一”,呈現出廈門農業在穩定發展中不斷充實著農民腰包的生動場景,呈現出廈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良好局面。深秋時節,記者深入采訪村莊、企業、農民,試圖從中探尋廈門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的奧秘。

      一個村莊

      集美區灌口鎮雙嶺村

      向荒地要效益 農業產值翻番

      這幾天,雙嶺村的禾祥西生態新農業基地玉女番茄陸續泛紅成熟,工人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走進現代化溫室大棚,番茄的香氣夾雜著溫熱的氣息迎面而來。番茄植株上高高低低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

      穿梭在大棚里,基地負責人方照的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我們的番茄皮薄汁多,每天都往各大超市里送貨,一天可以賣出上萬斤,供不應求,一點不愁賣。”說起自家的番茄,這位每天腳踩泥土的“90后”大學生滿臉驕傲。

      經過多年種植,方照儼然已是番茄種植專家,為了種出口感最好的番茄,他不計成本進行種植試驗,摸索并種出了口感最佳、甜度最好的產品。

      如今,禾祥西生態新農業基地已經是雙嶺村的產業種植示范點,經常有人來學習取經。“這個基地平均畝產超過8000斤,番茄糖度高,很受市場歡迎。”提及禾祥西生態新農業基地,雙嶺村黨委書記廖德通也是贊不絕口。

      背靠仙靈旗山的雙嶺村位于灌口鎮的西北部,村里種植方式曾經比較落后,產量低。為了提高農業生產能力,雙嶺村依托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廖德通說,我們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瞄準觀光、生態、特色、訂單農業,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有效調整,“原有高農藥、低產出的傳統農業逐漸淘汰,以前每畝地的農業產值僅有400多元,現在提高到850多元,實現每畝農業產值和效益翻番,土地價值大大提高。”

      利用閑置土地建設的古樾山莊也是雙嶺村發展特色農業的成功案例,一到周末或是節假日,這里總是人氣爆棚,不僅有安逸恬淡的田園風光,更可以體驗傳統的農耕生活。駛上特色農業發展的“快車道”后,山莊占地面積從2011年規劃的100多畝快速擴大到如今的560多畝,相繼獲得“福建省休閑農業示范點”“福建省最具休閑創意農場”的稱號。

      不僅自己種植、生產各類農副產品,山莊還收購周邊村民家中的農產品,帶動農民增收。古樾山莊每年售出的農副產品超過500萬元,產品知名度遠近聞名,同時為周邊村民提供了三四十個就業崗位。

      “很快,村里還將引入一個從事澳洲堅果生產、銷售的三產融合開發項目,這將填補廈門市場的空白……”作為土生土長的雙嶺村人,廖德通對村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感情。“以前大家從事傳統的農業種植,收入不高,現在產業結構調整后,農民增產增收,大家嘗到了特色農業帶來的甜頭,生活越來越好。”

      一家企業

      廈門同安區恒利茶葉有限公司

      把高山茶葉送出大山賣到海外

      茶香濃郁的生產車間里,廈門同安區恒利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樹足正在詳細查看茶葉的品質。“好茶都是靠手采出來的,這是干毛茶,工人們要用手去掉茶葉梗,然后再進行烘焙……”說起茶葉,他如數家珍。

      恒利茶葉占地2萬多平方米的茶葉公司是同安區蓮花鎮的農業龍頭企業,高樹足說,“今年公司的產能預計近2000噸,50%出口日本等地,50%銷往國內。”

      50歲的高樹足生長在軍營村,早早輟學,跟著父親從事茶葉買賣。由于交通不便,當大多數村民們就近把茶葉賣到周邊的安溪時,年紀輕輕的他就悟出經商之道——好茶葉要走出大山才能有好銷路。十幾歲的他把收購來的軍營村高山茶賣到了廣東。憑借著靈敏的市場嗅覺,很快,他接到了第一筆來自日本的茶葉訂單。

      高山茶葉農殘低、品質高,通過了日本買家的嚴苛檢查,高樹足的茶葉出口量越來越大。業務越做越大的同時,他在思考,如何帶動更多村民,讓他們不再為茶葉銷路發愁。

      于是,他一邊更新設備、創新工藝、改良茶葉品種,一邊培訓農民,甚至還請來日本專家為農民授課。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高樹足帶動蓮花鎮400多戶村民從事茶葉生產,高山茶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

      高樹足也成了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領頭羊。他笑著說道,有的村民和他合作了30多年,現在也在城里買房、買車,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家龍頭企業,致富一方百姓。以軍營村為例,在高樹足的帶動下,該村近八成村民從事茶葉種植、生產和銷售,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從1986年的不到300元增長到2020年的4.16萬元。

      一個農民

      翔安區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郭防

      癡迷生態種植 用“酸奶”種芭樂

      打開水龍頭,奶白的水汩汩地流進芭樂地,慢慢滲透進地里。看著一株株芭樂“喝”飽飽,翔安區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郭防的臉上掛滿笑容。這是他最近自創的生態循環技術:往制作豆腐產生的豆汁中添加發酵菌,生產出“酸奶”,用來回田澆灌,“這樣做,不僅可以為芭樂增加營養,口感中還帶有一股奶香味。”

      第一個引進“夏陽白”大白菜、為荔枝樹采用人工授粉、種植西瓜采用地膜覆蓋……53歲的郭防雖然只讀到初中,但卻善于把農業科學知識與田間實踐融合在一起,是翔安區新圩鎮遠近聞名的農業技術人員,村民們總喜歡向他討教種植經驗。

      郭防癡迷于生態種植,每半年他就會自掏腰包請專業機構對種植基地的土壤進行檢測。拿出檢測報告,他詳細介紹起每一條檢測數據,“看,我的土壤電導率低,說明土壤有害物質少,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他蹲下來捧起土說,好的土壤就像面包一樣,用手觸碰會有彈性。“以前大家總覺得施肥就是越肥越好,直接使用雞鴨糞或者復合肥,但我更關注土壤的平衡,我希望降低土壤的電導率,提高土壤的肥力,讓市民吃到小時候的味道。”

      除了不斷升級種植技術,當農民30多年的他還樂于傳播生態種植的技術和理念。作為廈門首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他經常與上門拜訪的農民面對面交流,外地的一些種植戶也慕名前來取經。

      如今,郭防擁有5個蔬菜種植基地,面積400多畝。在他的堅持下,各基地采用科學的生態種植技術,堅持施用有機肥,采用綠色防控方法除草、除病蟲害,保證蔬菜、水果的自然味道及安全健康。合作社成為中國綠色發展中心A級認證的“綠色基地”,蔬菜廣銷廈漳泉等地,年營業額達七八百萬元,社員收益是同類非社員收益的3倍以上。

      【亮點數據】

      >產值

      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7941萬元,增長6.4%,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同安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幅均最大,為169085萬元,增長14.6%。

      >收入

      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0元,同比增長14.9%,總量、增幅均保持全省第一。從各區來看,海滄區農民收入最高,為30694元,增長14.3%;集美區農民收入增幅最大,達到15.5%。

      >項目

      今年廈門實施試點示范項目197個,總投資3.86億元。前三季度完成投資243.9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1.85%,超額完成序時進度。

      >播種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春收糧食播種面積1.56萬畝、產量0.65萬噸,夏糧播種面積約2.92萬畝。完成蔬菜種植面積15.97萬畝、產量39.28萬噸,水果5.98萬噸,食用菌2.21萬噸。推廣龍眼、荔枝、蜜柚等水果高接換種1100畝。

      >養殖

      今年廈門加快新建、改擴建傲農古宅等4個生豬養殖場項目,前三季度全市生豬存欄19.69萬頭、同比增長48.66%,生豬累計出欄27.21萬頭、同比增長57.34%。

      >招商

      今年前三季度,廈門新增入庫現代農業招商項目115個,計劃總投資253.16億元,同比增長27.32%,其中已落地項目64個,總投資140.48億元。

      >扶持

      今年廈門共扶持龍頭企業資金1300余萬元,項目開始發揮效益。前三季度,43家龍頭企業全部實現正增長,預計增幅超過9%。

      >培訓

      市農業農村局舉辦各類技術培訓91場、2604名農技員或農戶參加培訓,各級農技人員下鄉指導405次。

      >質量

      農業農村部對廈門第一、二次蔬菜、畜禽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61%、100%,綜合合格率98.31%,全市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農產品質量總體安全。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