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這座大愛之城,奉獻愛心、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愛心向善化為自覺行動,滋養城市浸潤心田。“志愿紅”涌動在綠意盎然的公園,那是志愿者在潔凈家園;它裝點了風景秀麗的景區,那是志愿者在解答游客咨詢;它出現在車水馬龍的街頭,那是志愿者在協助指揮交通……12月5日,全市志愿者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節日——第36個國際志愿者日。

      今年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是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開局之年,也是志愿服務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重要一年。今年來,我市志愿服務工作迎來了新發展,成為愛心廈門和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一大亮點。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88萬多名,志愿服務團體5669個。117個公共場所志愿服務驛站、264個社區志愿服務站、96個愛心志愿服務驛站以及57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常年開放、常態服務,推動形成全社會崇尚志愿精神、熱心志愿服務的良好風尚。

      一年來,全市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應急救援、社會治理、愛心幫扶、潔凈家園等領域播撒愛心,成為廈門一道靚麗風景,用道德之美、向善之魂標刻城市文明新高度。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廈門志愿者走過的春夏秋冬。

        護航發展

        志愿服務專門性法規實施

      今年3月5日,是我市首個志愿者日。這一天,一部被眾多媒體和市民稱為“為愛而立、為愛而行”的法規——《廈門經濟特區志愿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作為廈門市第一部關于志愿服務的專門性法規,為我市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條例》具有鮮明的廈門特色,在貫徹落實國務院《志愿服務條例》的基礎上,結合廈門的實際,進行了必要的創新,全面規定了志愿服務的基本原則、行政管理、權益保障、激勵措施、法律責任。《條例》的正式實施,是推進志愿服務法治化進程邁出的重要一步,對規范和促進志愿服務事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廈門市志愿服務事業站在新起點,進入新發展階段。

      令廣大志愿者關注和點贊的是,《條例》中有專門保障與激勵志愿服務的章節,設定適當的回饋激勵措施,規定對有良好志愿服務記錄的志愿者予以相應的優待禮遇,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愿服務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條例》提出探索實施志愿服務時間銀行制度,建立志愿服務時間存取機制。此外,還提出建立以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志愿者星級評價制度。有關部門應將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良好志愿服務記錄以及受到的表彰、獎勵等信息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給予信用激勵。博物館、圖書館、體育場館等公共服務機構和公園、旅游景點、城市公共交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有良好志愿服務記錄的志愿者給予優待。

      目前,在市委文明辦等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多項禮遇志愿者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今年已是市委文明辦連續第5年為全市注冊志愿者統一投保,最高保障額度提升至469.6萬元,為全市注冊志愿者的向善之舉保駕護航。值得一提的是,特別增加了新冠病毒感染保障,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時感染新冠病毒,造成身故或身體傷殘的,可獲得最高20萬元的保險金。

      此外,市委文明辦還協調相關部門推出了“廈門市道德典范禮遇卡”,省級以上榮譽志愿者憑卡可在廈門享受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費參觀游覽3A級以上景區景點,并在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就醫時,優先享受醫療服務等禮遇。廣大志愿者在溫暖著廈門這座城市的同時,也被這座城市溫暖著。

        紅色引領

        黨員志愿者帶頭爭先服務群眾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火紅的七月,在廈門,從城區鬧市到邊遠山村,一場場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接連舉行,深入宣講黨的輝煌歷史、廣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動情唱響黨領導下的美好生活。黨員志愿者們穿上“紅馬甲”,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今年來,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主題宣講、便民服務、文明引導等各類志愿服務。共產黨員的一顆紅心與志愿服務的滿腔熱忱疊加升華,為廈門的城市文明品牌增光添彩。

      在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舞臺上,由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志愿者、黨齡27年的黃麗芬創排的舞蹈節目《不忘初心》贏得了觀眾們的熱烈掌聲,這是黃麗芬等志愿者為建黨百年送上的一份禮物;作為海滄親子義工服務隊隊長,黨員志愿者李曉英帶領成員圍繞文明、環保、安全、關愛等主題,每周開展親子志愿服務活動,在她的帶動下,身邊不少親友紛紛參與志愿服務,她15歲的兒子早已是一名資深義工;思明區美麗心靈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在景點勸導文明游覽不扎堆、在環島路和沙灘上開展“垃圾不落地”宣講、在鐵路公園撿拾垃圾,每次活動名額總是供不應求;學生志愿者也行動起來了,集美銀江路志愿服務驛站組織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的3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沿集源路、潯江路、嘉庚公園前行,開展潔凈家園、文明出行及文明養寵互動宣傳……黨員爭當先鋒、做表率,越來越多的市民緊隨他們的步伐,成為廈門“志愿紅”的一分子。

        同心抗疫

        用愛心和溫暖筑起堅強防線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這座美麗祥和的城市按下暫停鍵,城市的發展面臨重大考驗。面對疫情,全體市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筑起了堅不可摧的城市防線。據不完全統計,共有近百萬人次志愿者參與抗擊疫情,共同驅散疫情的陰霾。

      疫情發生后,市委文明辦、市志愿者聯合會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號召全體市民齊心協力做好防疫措施,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市委文明辦迅速組織我市省級以上文明單位、市志愿者聯合會團體會員組建起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預備隊。

      千千萬萬黨員和市民積極響應,一支支志愿隊快速集結,他們身披紅馬甲、穿上防護服,舍小家為大家,勇敢地沖在了抗疫一線:他們為封控區的群眾提供幫助,一袋袋生活物資被送到居民門口,一戶不差、一人不漏;他們無懼烈日酷暑,不分白晝黑夜,24小時堅守在卡口、市場、社區,頂著高溫協助防控疫情工作……這些感人的場景在人們的朋友圈里流轉,善意愛心點滴匯聚,終成意志和力量的暖流。

      “身為黨員,就是要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姿態。”剛剛結束在河南省的抗洪救災行動,廈門藍天救援隊隊長陳素珍回到廈門后,立刻著手拉起一支300多人的戰疫保障群,并率隊趕赴主戰場同安區支援。她帶領隊員與時間賽跑,傳遞重癥續命的藥包,發放急需物資,搬運、接送老人、產婦、病人和嬰兒,在高溫下消殺公共環境……轉運最繁忙的一天超過100家。今年11月,陳素珍獲評全國道德模范。

      “您明天還來嗎?”“來,我會一直堅持到疫情結束!”這是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會長劉志勇和72歲高齡的志愿者陳履平的對話。疫情剛發生,陳履平便主動報名參加防疫工作,負責協助維持現場秩序、實時解答居民疑問、指引居民掃碼登記信息等工作,“平均下來,一天要走十幾公里呢,身體酸痛,休息一下就過去了。”陳履平說。

      從常年參與志愿服務的“活雷鋒”到普通市民,大家并肩前行、攜手抗疫。而隨著疫情的烏云漸漸散去,志愿者們走進復工復產企業,通過發放宣傳單頁、設置防疫宣傳點等多種措施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政策法規;通過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企業提供免費咨詢服務,答疑解惑;還通過積極籌集資源,捐贈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助力全市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正是有志愿者的無私付出,讓秋日的鷺島處處煥新。一件件紅色馬甲、一個個堅毅身影,傳遞著愛心、傳播著希望。他們的點滴之力匯聚成江海,豐富了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描繪了廈門的文明高度,成為廈門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力量。

        榜樣涌現

        文明廈門“群星”閃亮

      廈門,這片好人匯聚的熱土上,道德模范、愛心人士不斷涌現。他們或助人為樂扶危濟困,或敬業奉獻熱誠勤勉,或孝老敬親撫幼恤弱……在他們身上集中展示了廈門人鮮明的價值取向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文明廈門處處可見的品質之美。

      最近,我市評選產生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最美”先進典型,包括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務組織、最美志愿服務項目和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村)各20個。一個個平凡身影,成為“文明廈門”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他們用最淳樸的面孔詮釋向善的力量,他們的感人故事溫暖了鷺島的冬日。

      獲評最美志愿者的蔡麗曲創建了翔安區蔡麗曲舞蹈婦女微家巾幗志愿服務隊,發展到現在,志愿者超600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近百場。她更以自身創業辦學優勢為2000多人次貧困家庭、低保家庭的熱愛舞蹈的孩子提供學費減免及生活上和學習上的資助。

      獲評最美志愿服務組織的湖里區禾緣社區五緣灣水上義務救援隊成立七年來,成員為游客包扎傷口、幫忙尋找走失兒童等,累計救起近70人。他們用愛心托起“生命之舟”,義務守護著五緣灣沙灘附近水域。

      在獲評最美志愿服務項目的“思明區新廈門人圖書館志愿服務”中,廣泛吸納不同領域、不同性質的志愿服務隊伍入駐,以青年志愿者為中堅力量,服務外來務工人員,從文明引導、秩序維護、課業輔導、閱讀推廣、閱讀陪伴、衛生清潔等六大板塊有序開展志愿服務,同時積極延伸服務領地,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多元的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機會……

      還有更多的志愿者是無名英雄,更多的志愿服務組織一直默默奉獻。每一天,他們的志愿服務行動都在繼續,他們為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而奮斗的故事正在不斷續寫。

      城市因文明而美麗,人民因城市而自豪,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對廈門人來說,愛與善是流淌在每個人血液中的“城市基因”。“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成為社會風尚,每個人的每一次善舉和長久的奉獻,都在共鑄這座“六連冠”文明城市的文明品牌,點亮美麗鷺島的四季風景,托起城市的美好未來,凝聚起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磅礴力量。(廈門日報記者 黃琬鈞 通訊員 李恬怡)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