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周瑩 陳新忠)銀行辦理融資業務時,如何查驗發票真假、辨別虛假融資、重復融資?近日,在廈門自貿委財金局牽頭下,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區塊鏈平臺6個新的應用場景系統完成建設并先后落地運行,分別應用于企業供應鏈融資和銀行貸款用途跟蹤等。有了這一“神器”助力,信貸安全性和授信審批效率將大幅提升。
這是廈門自貿片區深入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奮力沖刺首季“開門紅”,深化數字自貿區建設,提升廈門營商環境的又一創新舉措。
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區塊鏈平臺“海運費境內外匯劃轉支付場景”于2020年4月16日正式投入運營,這一針對外匯的應用場景在當時是全國首創。此次新增的6個應用場景分別是:銀行承兌匯票開票承兌、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國內信用證開證、福費廷(議付)、國內應收賬款保理、銀行貸款用途跟蹤,所有銀行均可免費接入。廈門自貿委表示,這6個應用場景均由地方政府創新研發搭建,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系統上線之前,由于缺乏平臺的支持及稅務信息的分享,各家銀行辦理融資業務時,對貿易背景真實性的關鍵憑證——發票難以查驗,虛假融資、發票重復融資等風險一直存在。”廈門自貿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金融區塊鏈平臺這一數字共享平臺上新增供應鏈融資應用場景,實現全流程線上管理,提高了銀行授信的安全性和服務效率,降低企業和融資銀行的經營成本,簡化了辦理審批程序,加快了企業融資進程。與此同時,廈門銀保監局可以登錄平臺進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監管效率大大提高。
在新上線應用場景的支持下,建行廈門分行率先完成內部業務系統的開發對接,并落地了多個首筆業務。截至目前,已完成金額為7404.4萬元的國內信用證交單和一級福費廷業務各1筆、570萬元貸后用途跟蹤業務1筆和945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開票業務4筆。建行廈門自貿片區分行副行長林智軍表示:“以國內信用證開證為例,以前上百張發票要一張張人工核驗,費時費力,新場景上線后可以實現發票‘秒核驗’,實時反饋所有發票的真實性,并自動扣減核驗的發票金額,豐富了銀行貸后管理的手段,審批效率大大提高,對銀行和企業來說是一個共贏的舉措。”
廈門自貿委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優化平臺,開發更多的數字化場景,推動更多的銀行與平臺聯通,讓金融機構和企業分享政府公共信息資源,分享改革創新的紅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原創MV《親愛的旅人啊》 情暖留廈過年的“旅2022-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